B12: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申石伽《四季竹图》赏析
~~~——申石伽《四季竹图》赏析
~~~——申石伽《四季竹图》赏析
~~~——申石伽《四季竹图》赏析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腕底闲云纸上看
——申石伽《四季竹图》赏析
张德宁
  ◆张德宁

  已故老画家申石伽擅画山水,无论水墨、浅绛、青绿,隽永典雅,气韵生动,都从传统中来,却依然散发其个性。申老还擅画竹,无论是墨竹,还是朱竹;晴竹、雨竹、风竹、雪竹,都从传统中来,却依然不失其个性,让人一看就知是申老的笔墨。1985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申老所著《墨竹析览》一书,在书画界和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涟漪,让我这样年龄的学画者记忆犹新。

  《四季竹图》作于1997年,四屏条,每屏纵96厘米,横44厘米,设色,按春夏秋冬依次画:新篁,雨竹,风竹,雪竹,皆饰以背景。

  春季竹叶萌发,枝叶短而挺拔向上,谓之“新篁”。中国画墨竹图始于北宋文同,此前的画竹,都是双勾填廓,自文同开始运笔一笔画出竿、节、枝、叶。而竹叶画时下笔须略带逆势藏锋,然后以中锋重按掠去,挺拔俊秀,就是画的春竹新篁。申老即是沿用此法,笔笔挺拔,饱满,背景掩映着两块巨石,青绿着色,以映衬春竹之苍翠欲滴。浓墨点苔,然后以金粉嵌其中,显得富丽堂皇。

  夏季多阵雨,雨点密集地砸在竹叶上,竹叶向下低垂。作者以蘸墨法饱储淡墨,然后蘸浓墨在纸上疾速地撇叶,形成由浓而淡的丛叶,然后在其未干时以淡墨或清水破之(破墨法),形成水墨淋漓的画面效果。以飞瀑为背景,更显得雨势苍茫。题诗:“层层野竹掩云坞,雨虐风欺受折磨。若斫琅玕休作笛,知音世上苦无多。”

  秋季明净,一轮满月高挂,丛竹随风摇曳,姿态万千,婆娑作响。申老的风竹颇具个性,画来满纸烟云,枝叶翻转,气势如虹,极尽变化之至,却依然有其脉理。

  冬季严寒,雪花挂在竹的枝叶上,白茫茫的一片。宋代以前画雪景,弹白粉于画绢上,以示雪花飘落。水墨画盛行后,改为留白法以示雪。申老此图也用的留白法,但作为映衬的墨竹,仅留半面,画的技法很难,而申老似乎匠心独运,先将纸加以揉搓,使笔墨的效果更迷茫。而一枝红梅穿插于后,给萧瑟的雪景融入暖意。

  山水画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画四屏条的历来不少,而以四季墨竹作四屏条的却不多,申石伽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令人赏心悦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服务指南
   第B03版:大势分析
   第B04版:股海淘金
   第B05版:百姓沙龙
   第B06版:投资理念
   第B07版: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腕底闲云纸上看
明代笔山不寻常 生日礼物含深情
十八罗汉壶 洋洋成大观
刊 头 篆 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12腕底闲云纸上看 2012-07-14 2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