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家里的猫已经老了,走起路来都慢吞吞的,撇着难看的内八字,站在门前,等着后面来的人给它掀开门帘。婆婆总惦记着另一只稍年轻一些的猫,是这只老猫的女儿,自从上次抓了一个孩子的脸,被公公踢了一脚,便负气出走了,等了好些日子,还不见回来。
自我嫁进婆家,家里就一直养着三两只猫,狗却没有一只。婆婆是极其喜欢猫的,原因是她小的时候家里一直养猫。我的儿子也是由婆婆带大,近朱者赤,也很喜欢猫。小时候冬天从外面进屋,脱下帽子便将脑袋枕在老猫软软的身上拱来拱去,老猫的年岁比他还大几岁,像个看着他长大的老者,任由儿子对它蹂躏。那些年轻点儿的猫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了,原本它们还并排悠闲地躺在炕上,见儿子脱了帽子走来,一个箭步就跃走了。
婆婆讲,她小的时候,她母亲生了她一个便不能再生,怕她孤单,养了只猫陪她。那只猫毛色极好,油光发亮,她走到哪都会跟到哪。缺衣少粮的年代,仿佛老鼠也少了,猫不怎么出去觅食,婆婆疼爱猫,宁可自己饿着也会省一些饭给它吃。她的父亲很不高兴,托一个远路来的亲戚把猫带在路上扔了。隔了一天,猫自己找回来了,父亲不甘心,一次出门时,把猫装进麻袋,渡船过了黄河,丢在了荒滩,以为这一回猫是铁定找不回来了。她大哭,又踢又闹,谁知几天后的深夜,猫又奇迹般地在屋外挠着门。她大喜,她的父亲也很吃惊,觉得这是一只重情义的动物,便不再撵弃。
养猫养久了,但凡哪只猫夭折了或者丢了,心里总不是滋味,要难受好几天,日久生情,人与动物,未尝不是如此呢!给婆婆打电话,那只出走的猫,还不见回来,婆婆叹着气说,现在的猫和人一样,都娇气了。说着说着,又念叨起她家从前那只重情义的猫来,几十里路,隔山涉水,那只猫究竟是怎么回来的,至今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