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最需要的是“引领”
沈章明
  沈章明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应试教育仍然屡禁不止。无奈之下,北京市教委近日下发文件,从八个方面对减负进行“量化”要求,规定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在一个多月以前,上海有一位“在前3次大考都入围年级前十强”的七年级学生,因为“失手于数学一道七分应用题而跌出前一百”,备受打击和“煎熬”,无奈之下写信向市长求助,“坚决反对班级以及年级排名”。一南一北这两件事情促使我们反思,教育是不是需要“量化管理”?

  期待用量化管理的方式为学生减轻负担,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这种办法未必经得起推敲。且不说学生做作业的快慢精粗不一,就这一个半小时的作业量而言,有何依据,谁来监督又如何监督?就算是监督到位目标达成,又如何保证教师不会暗自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强度?

  量化管理有其难以替代的优势,但是在教育领域内实行量化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如果管得太多、太细、太死板,要么是虎头蛇尾,要么是根本无法实施。其次,冰冷的量化指标体现工具理性,缺乏亲和力,被管理者对其认同程度不高,或者是机械地被动遵守,或者是巧妙利用规则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无论哪一种情形出现,都将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给学生带来伤害。第三,量化管理可能会成为懒政的遮羞布,对量化指标的前期调研与后期管理工作繁重琐碎,一旦功夫没有做足,那么量化指标和量化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也就难以保证,管理目标自然难以实现。第四,教育管理与其他类型的管理不一样,教育管理的目标是育人,有其特殊性。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者与学校和教师,除了上下级关系,还应有协同合作的关系。只有充分发展后一种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积极自主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与时俱进地教好书育好人。

  要革除教育积弊,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转换思路。教育管理有其特殊性,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不能靠知识灌输和道德说教,更不能靠工业生产中的量化管理方式来实现,应该通过知识学习的漫长过程,训练学习技能,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谓的训练、培养、养成,其实质就是“引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靠教师来引领与调动,教师则要靠教育行政部门来引领与调动。量化管理,学校和教师往往会疲于“服从”,出现上下不相孚、虚与委蛇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但好的改革不能开展,就连最起码的教育常识也难以遵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春令热线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名品风范
   第C04版:名牌柜台
   第C05版:秀场故事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城市品质
   第C08版:美容扮靓
   第C09版:新尚专访
   第C10版:走近大牌
   第C11版:标志产生
   第C12版:创意单品
   第C13版:明星潮事
   第C14版:饕餮生活
   第C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C16版:市场之窗
怎可轻涉得房失家之险
且爱陌生人
商家诚信建设莫走形式
初级名利场
教育最需要的是“引领”
局长的“面子”
新民晚报评论A03教育最需要的是“引领” 2013-03-22 2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