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地下沉眠千年的一位海昏侯因其丰富的随葬品名声大噪。自2011年开始发掘至去年底面世,已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约2万件,创了一连串纪录:最早的孔子画像问世、近400件的金器出土数量刷新了全国汉代考古之最、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
378件金器、10吨铜钱,以及仅“一步之遥”就被盗墓贼“摸金”的传奇经历,为这位墓主人和他的随葬品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此前,考古专家推断,墓主人很可能是汉武帝之孙刘贺。刘贺是汉代在位时间最短、史称汉废帝的皇帝,后被封为海昏侯。首博专家介绍,此次进京的部分展出文物就能证明墓主的身份,但最终结果将在下周三公布。
此次有15箱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进京,这也是首次赴外地展出。参展的大多是金器和青铜器,包括马蹄金和铜钱等,漆器、竹简等文物不适宜长途奔波,比较脆弱,目前还在加固期,所以没有抵京。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马蹄金、“大刘”玉印等金器和部分玉器将亮相。一套14枚编钟将成套陈列,上面的鎏金纹饰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