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动态
     
本版列表新闻
京剧名丑朱世慧忍不住公开批评——~~~
京剧名丑朱世慧忍不住公开批评——~~~
京剧名丑朱世慧忍不住公开批评——~~~
京剧名丑朱世慧忍不住公开批评——~~~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剧名丑朱世慧忍不住公开批评——
有些团甚至没有专业丑角演员
王剑虹
■ 朱世慧现场示范念白
  “过去的丑行在传统戏里叫作‘药中的甘草’,每包药里都有它,每包药里它都不是主药,但无丑不成戏,大家非常熟悉的《锁麟囊》里面有9个丑角的角色。但现在这个行当处在边缘状态,有些团甚至没有专业丑角演员。我认为这个行当要引起各剧院,戏曲院校的高度关注。”昨晚,湖北省京剧院院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部《徐九经升官记》为人所熟知的京剧名丑朱世慧在接受采访时呼吁要重视丑行。下个月的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目上,朱世慧将携学生谈元共同演绎这部三十多年前的经典作品。

  朱世慧最初是学老生的,因为生性顽皮又喜欢相声,被戏校老师看中改学丑行。朱世慧说,其实那时候报考戏校的学生愿意学丑行的就少,朱世慧的父亲也反对儿子改学丑行,并与学校交涉,最后说定一半学老生,一半学丑行,看以后的发展再定行当。“从现在看来老师还是很有眼光的,如果学老生我可能不会有今天。”朱世慧说。

  《徐九经升官记》是朱世慧的成名作,至今已演出700余场,演遍了全国各个省份,1982年来上海在当时的劳动剧场(如今的逸夫舞台)曾连演11场,而在北京更是演了34场之多。剧中的一曲“当官难”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徐九经升官记》走红之后,有很多剧团移植改编了这部作品,不过大都是由老生演员来演的,当时连中国台湾也改编移植了这部戏,由台湾复兴剧校第一期毕业的老生演员叶复润扮演徐九经。后来朱世慧携《徐九经升官记》赴台湾地区演出,当地媒体报道称“真正的徐九经”来了。

  说到这个戏为什么会久演不衰,朱世慧说,京剧舞台上以前的清官形象基本上都是生行、净行扮演的,“丑行演的官吏基本上是贪官污吏,最清的也是好酒贪杯,没好官给我们演。”要用丑角塑造一个清官的形象并非易事,“这也得益于我当年在戏校学了多年的老生,演过很多老生的戏,从这个方面来讲,我用老生的气质丰富了徐九经的形象。”朱世慧当年在戏校学的是麒派,师承周信芳的弟子陈鹤峰,曾演出过《徐策跑城》《追韩信》《坐楼杀惜》等麒派经典。

  京剧向来以老生、青衣戏为主,丑角、老旦、小生等大都在戏中扮演配角。而在新编戏中丑角的功能更被弱化,往往只是弄两个丑角应工的龙套出来插科打诨调剂下气氛。在这种环境下,要出现优秀的丑角演员就比较困难了。有人称朱世慧开创了一种新的行当“丑生”,丑中有生、生中有丑,朱世慧说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他说粤剧有丑生这个行当,但京剧没有,“京剧丑就是丑,生就是生,所以这些年我从来不提我是丑生,我就是丑角,不是生。”朱世慧很干脆地表示。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话题
   第A08版:公告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聚焦·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4版:家装专版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6版:展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动画电影《圣斗士星矢》 伴随80后重回孩提时代
有些团甚至没有专业丑角演员
观众反应:影片有遗憾 回忆可弥补
环境改造类纪实片《居在蓝天下》周日开播
新民晚报文体汇/动态A11有些团甚至没有专业丑角演员 2016-02-27 2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