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幅震荡原因很多,一个因素是大家对今年经济担忧较多,但有一个现象值得高度关注。猴年上班仅仅两周,按以往的规律,这段时间属于“节后综合症”,不会有大的动作,一些重要政策出台,一般要到3月全国两会之后。但是,今年情况有很大不同,这两周密集出台了许多重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央行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央行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国务院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国资委等发布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等等。
猴年一上班就密集推出各种政策,从某种角度看,也说明今年经济形势较为严峻,需要尽早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比如,这些政策针对房地产的优惠政策较多,很显然是为了鼓励买房,消化房地产的库存。这是去年政治局会议讨论房地产的去库存问题之后出台一系列政策的延续,房地产高库存问题上了政治局会议,足以说明问题很严重了。
不过,中国现在的许多问题是结构性的,比如,房地产库存问题主要发生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房子卖不掉,库存越来越严重,但一线城市不存在这个问题,房价反而还在上涨。因此,这次出台的政策有保有压,是有区别的措施。比如,这次房地产税收的优惠政策总共有3条,一是针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的契税优惠,二是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税率优惠,三是个人销售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免征营业税。这三条政策中,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只实施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另两条都不实施。说明这次优惠政策重点在于解决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问题。
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的政策也是有保有压,对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但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和“僵尸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显然,今年政策是具有针对性的,平衡发展与淘汰落后产能的关系。这些政策一开年就密集出台,说明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正在采取措施加快解决,这些政策的效果体现可能还需要时间,但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