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次日证监会大清早就出面澄清利空传闻。证监会强烈谴责不负责任的虚假传言,说“我会从未单独研究过创业板注册制,根本不存在3月1日创业板全面停止审核的安排,也不存在主板、中小板择期再做安排的问题”。同时介绍了注册制的最新进展,强调“这一工作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在此之前,新股发行受理和审核工作的规则不变、程序不变”。有了这个发言,A股26日没有再跌收盘微涨0.95%。
不得不说,不明原因的下跌十分恐怖,笔者在盘中也多次接到朋友电话打听什么原因如此下跌,要知道如果“熔断机制”还生效的话,那25日会再度上演大盘熔断。
如此大幅度的下跌难怪有人会猜测“第四次股灾”来了,尤其以大股东质押问题最令人忧心,早在第一轮下跌之时,一些上市公司就迫于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压力停牌,一度出现千股齐停的场面,引发了二级市场更大的流动性短缺,为此监管层不得不出面整顿。1月26日,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再度暴跌6.42%和6.96%,当天晚间,海虹控股、齐心集团、锡业股份和冠福股份4家公司一同发布停牌公告,原因是公司此前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已经临近警戒线,如若继续下跌,将面临强行平仓的风险。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危机的背后,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一场杠杆牛市和随之而来的去杠杆引发的股市暴跌,让原本已经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因“虹吸效应”重新流回股市。
2月26日周小川在上海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有强烈的愿望使股本融资市场更好地发展。“如果一个国家股本融资、股票市场发育得比较成熟,就会有很多资金通过股本融资变成企业的股权,那么债务就可以少一点。这个也是金融基本原理中大家都学到的。中国也是有强烈的愿望使股本融资的市场更好地发展,我们也确实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确实也不能拔苗助长,所以它是有一个自然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仍旧是我们所说的所谓间接融资、特别是债权融资的渠道还是相当主要的渠道,所以也导致债务占GDP的比重偏高和继续增长。”这是回答记者有关“目前债务水平加起来超过了GDP的250%。我们的信贷增速非常快,而经济增速已经开始下降,这意味着整个债务比例会不断上升”问题的回答。这也是股市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其核心就在于如果预期经济依旧起色不大,投资者的心态就会继续往下看,而不断出现的有关资金紧张的问题,更会隔三差五地作用于股市,不是段子手从股市定期大跌的周期推算出股市的性别了吗?
根据眼下股市弱不禁风像极了林妹妹的模样,还能指望它做什么呢?网上也有这样的资料图片,把历任证监会主席在任时期与股市走势图一一对应,并提示每个人任期间的股市涨跌幅度。是啊,对股市投资者而言,谁做证监会主席不太感兴趣,而谁能把股市搞上去却是更吸引人的焦点。如果股市没有财富效应,吸引资金入市的难度就大了。看来稳定投资者心态,改变已有的预期,是包括证监会在内的各级管理层必须放在重要位置要做的实事,不然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