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强援的纷至沓来,能提高中超球队的整体竞争力吗?还真未必。从刚刚结束的亚冠小组赛首轮来看,中超四强仅鲁能取胜,苏宁、恒大分别被实力一般的越南平阳、韩国浦项制铁逼平,上港也不敌墨尔本胜利。
再看看中超诸强的替补席,除恒大和鲁能外,其他队很难再排出一两个有名气的国内球员。在超级外援的光芒下,更衬托出中超球队家底的寒酸。
天量资金的涌入,也催生了巨大泡沫,使中外球员的身价远远背离了价值。尤其在本土球员方面,一个在国际市场上不到100万欧元的中国球员,转会身价竟然动辄5000万元以上。别嫌贵,你还轻易买不着。
如今的中超,既有苏宁、恒大、华夏幸福的一掷千金,也有延边富德、杭州绿城、重庆力帆的孤独落寞。对于这些平民球队而言,让他们如何在资本的大潮中呼吸生存?中超联赛,将彻底变成金钱的竞争?
更大的隐患,还在于国家队。放眼中超,中轴线基本都由强力外援把持,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只能往边路靠。出不了好的前锋、好的后腰、好的中卫,国家队怎么办?
相比之下,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联赛早已不靠大牌外援装点门面,俱乐部在引援方面也是量入为出,显得更为理性,更多的资金用在后备力量的培养上,自我“造血”机制完善。所以,才源源不断有球员前往欧洲联赛效力,且不时奉献高光表现。
牛起来的外援、富起来的中超将更加好看,这毋庸置疑。但,当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时,这样的泡沫能持续多久?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