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节电器”遭遇勒索
顾女士说,前几天她在家附近的马路菜场上看到有人在卖“节电器”。摊主称这种高科技产品可节电50%,于是她花了300元,请摊主将“节电器”安装在家中电表上。不料没过几天,一陌生男子上门,自称是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有群众举报她家偷电。男子称,按有关法律要罚款上万元,如果顾女士愿意私了,就给他2000元的费用。顾女士心存怀疑,当场拒绝。
电话威胁“用电异常”
“你好,这里是上海电力部门,您的用电有异常。”本报962288新闻热线日前接到李先生反映,他曾接到号码为1369974××××的手机来电,对方是一男子的语音电话,自称是上海电力部门,表示李家用电异常,让他按号码转人工接听。李先生虽已52岁,但脑子还算清爽,一听就判断是电信诈骗,因此想通过媒体提醒中老年人,千万不要上当。
浦东74岁的王阿婆就险些上当。“警民直通车——浦东”日前通过新浪微博称,前两天,王阿婆接到“电力部门”的来电称她用电异常,涉嫌犯罪,需要汇款。阿婆在去银行的路上想到社区民警的话,就到派出所核实电话内容,避免了20余万元的损失。
电力检查持证上门
警方和电力部门提醒市民,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夏季用电量猛增的现状,以“用电超标或用电异常”为由骗取居民钱财。事实上,电力公司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催款。电力部门相关规定显示:用电检查人员在现场执行用电检查任务时,不得少于2人,并且应该主动出示《用电检查证》;如发现用户有违章用电、窃电行为的,必须对现场状况拍照或录像进行取证,同时填写《违章用电、窃电现场检查单》。最终用户必须持《检查单》到所辖营业厅处理缴款。因此,市民千万不要轻信不法分子的伎俩,接到这类来电后应立即通过多种方式求证,或拨打110询问,切莫盲目给钱或汇款。
本报记者 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