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共有18个学校参与了“电子书包”项目试点,涉及学生4000多人。目前,“电子书包”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平台建设、课堂模式创新三大重要环节环环相扣,有序推进,通过对先期试点学校的教学评估,结果令人满意。
“‘电子书包’不能简单等同于平板电脑。”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仇勇平解释道。“电子书包”是智能教育的形象化说法,中小学借助平板电脑、上网本等便携式电子终端设备和电子书包项目平台(Study Online平台)进行授课、实验、作业、考试、游戏等各种教学活动,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完善整体架构的“顶层设计”,即“教育云规划”,来打通项目的“任督二脉”。
仇勇平说:“我们理想中的电子书包系统具备长期记录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通过学习生涯的记录,若干年后,学生升学直至进入高校都有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届时,“一考定终身”或将真正成为历史。但她坦言,“目前市面上的操作系统,都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去年,虹口区教育局与微软正式达成合作意向,将虹口“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打造成为“世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的尝试”,通过与软件业巨头的合作,这一“构想”或将变成现实。
“未来的学校将‘虚实结合’”,仇勇平透露,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将会放在“云端”,形成虚拟的“学校”,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课堂依然是存在的,但学生来到课堂上,将不再以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而是以增长见识和培养能力为主。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辨,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新理解。
“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学生将真正成为主体,以“云端”和“云平台”作为载体,贯穿起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的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电子书包”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回归教育和生活的本质。 沈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