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老旧小区,除了住有2300余名居民外,还有敬老院、幼儿园和10多家个体小商户。
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先后建成了花园坊节能环保园区和凯德龙之梦商场,出入和租借在此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多,出现了小区车辆乱停放、绿地被踩坏、小区道路乱设摊、物业费没人交等现象,物业公司因为入不敷出,最后不得不一走了事,小区物业便成了“真空”。
用居委会干部胡海萍的话来说,物业一走,一肚子怨气的居民没处诉说,居委会工作人员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无奈,居委干部只得忙着“救火”。然而,“救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一揽子进行小区综合整治,综合整治钱从哪里来呢?
于是,居委会想到了街道设立的民生专项扶持基金。申请专项扶持基金,首先要有综合整治方案,整治什么?怎么整治?这都需要听取居民的意见。
广中路街道也明确表态,整治由居民说了算,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和出力的,街道帮助协调和沟通,对此,居民们有了信心。
很快,一套集合了大多数居民意见的综合整治方案形成了:对中山北一路、花园路、水电路、广中支路四个主要出入口,新造和改建门卫室和小区门头,配置24小时保安执勤;调整和补种绿化,设置健身场所;拓宽部分弄堂道路,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安装小区监控设施,整修电控防盗门等。
胡海萍说,综合整治方案形成后,居委会向小区居民发放了实事工程征询单,将方案详细告之每一位居民,并将整治的工程预算金额及各方承担比例公之于众,由居民讨论决定。
居委会先后牵头召开了由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楼组长、民警及即将聘请的物业公司代表等分别参加的七次听证会、评议会,一次次听取意见,完善方案。小区还举行自治家园专题会,请小区居民充分发表意见。
胡海萍介绍说,此次小区综合整治,居民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热情非常高,共提出了各类合理化意见建议百余条,许多意见建议都予以了采纳。如车辆进出小区实行一车一卡制、小区围墙应增加美观等。
何家宅小区此次向居民发放的实事工程征询单,回收率达百分之百,同意进行综合整治的居民达到了94.58%。
在经过了多方听取意见和协调后,整治方案最终确定:工程预算款由居民承担其中的10%,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元;街道承担60%(民生专项扶持基金);虹房集团承担30%。
胡海萍表示,一旦资金到位,小区的综合整治便可立即展开。
广中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何家宅小区由居民自己参与进行综合整治的模式对老旧小区的整治和改造有借鉴作用,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需要进行整治和改造的小区进行推广。 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