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地规定,每台校车都要经过教育、公安、学校等6部门盖章审核。然而,6个公章仍未能阻止造假。
校车座位虚报1倍多
于洪区政府去年专门拨出财政资金,对区内的雨露和顺利通两家校车公司进行运营补贴,共计200多台校车,每个座位每月补贴额为23元。2013年11月,10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两家校车公司账户,再由校车公司向车主发放。
然而一些车主在领取补贴时发现,补贴款与实际座位数不符,有的多发,有的少发。于洪区教育局校车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校车补助一览表”显示,雨露校车公司16台车多报座位数,实际228个,虚报为536个。扣除少报的,雨露校车公司实际多领取补贴95634元。
教育部门称“疏忽大意”
于洪区教育局校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郭传宏坦言,自己在审批雨露校车公司申报的补贴申请表时,确实“疏忽大意了”。
记者发现,当地对校车管理及财政补贴发放,均有规范的制度设计和若干审查环节。每台校车在申请使用许可时,都要详细登记车牌号码、核载人数、服务学校等信息,并由教育、公安、交通、学校等6方面审核盖章。校车行驶证上明确载有座位数,核实并不难。
雨露校车公司负责人许某说,错误申报原因是公司经办人员在电脑制表中,“把数字粘贴错了,而公司没有认真审核,就上报了。”
于洪区教育部门表示,校车补贴原来由交通部门拨到街道,车主持相关证件直接领取,而现在补贴办理机构转到教育部门,区里确定校车由两家公司管理运营,教育部门和校车实际运营者(车主)之间,多了校车公司这一层环节,校车公司是否将补贴款及时足额发到车主,教育部门也很难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