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向全国范围推广启动仪式上,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出,胸痛中心将践行“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理念,提升中国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18年至2020年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将在10个重点省份选择20个有代表的城市,探索符合当地特色的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为胸痛中心的广泛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发,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急救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过去的急救实践中,患者在就诊、转运、判断、启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延误现象,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大量患者的救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为了提升救治成功率,让患者享有更高质量的生命,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势在必行。
胸痛中心的建设,是最大限度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中的关键一环。2017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将胸痛中心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随着胸痛中心在各地逐步建成,以及“全市模式”的推广,一个新型的心血管防治体系的生态链将逐渐成形。 本报记者 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