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酸安妥沙星
16年磨出的本土好药
董纯蕾
■ 杨玉社研究员(右二)及其团队在实验室
本文图片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提供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盐酸安妥沙星,我国自1993年实施药品专利法以来的第一个化学创新药物,今天又获殊荣——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而言,今年可谓“双喜临门”,不仅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载誉,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盐酸安妥沙星继陆续进入17个省市的医保目录后,今年有望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造福更多患者。

  从思路设计、实验室探索、临床研究直到获得新药证书、成功上市,盐酸安妥沙星可谓“十六年磨一剑”。杨玉社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完成人名单上,既有他的老师,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和陈凯先院士,也有他的师兄,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院士。

  氟喹诺酮是人们熟悉的抗菌药,比如,诺氟沙星是首类可口服、强效、广谱的抗菌药。但长久以来,中国老百姓使用的都是国外研发的沙星类抗菌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杨玉社、嵇汝运团队从1993年开始潜心研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设计合成了5类62个新化合物。2009年,从中脱颖而出的盐酸安妥沙星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新颖化学结构和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化学新药。

  事实上,在盐酸安妥沙星问世前,国外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安全性和药物代谢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也对我国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后来居上,创制出更高效、更安全的新药!杨玉社和同事们采用结构优化的策略,巧妙地施展了分子结构“魔术”:在母核5-位引入氨基,结果,无论是抗菌活性、代谢性质还是心血管安全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大规模IV期临床研究证实,盐酸安妥沙星治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临床治愈率为98.8%,不良反应发生率仅1.2%,综合性能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至2016年底,盐酸安妥沙星片已使100余万人次患者受益。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科创上海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 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 /新民健康
用“上海智慧”解决资源难题
16年磨出的本土好药
解析遗传基因 育出良种水稻
复杂系统精确控制 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美国版科创上海A0516年磨出的本土好药 2018-01-08 2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