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上露香园顾绣
鲁克龄
  鲁克龄

  常言道:中国的历史,两千年看西安、八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翻开那一百多年前地方志中的“同治上海城地图”,在城西北标有“九亩地”的地名。今天的上海人,也许很多人都已不知晓,那是明代上海三大名园之一,露香园的原址,今天这里仍保存有露香园路的路名。

  “海上露香园顾绣”,是想讲讲上海露香园,曾留给上海古城的那段经典的上海传统文化的往事。

  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文化,闻名世界,曾让我们大家惊叹不已。但要知道,中国的刺绣由服饰和宗教用品进入陈设品的艺术境界,则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上海城内的顾名世家族。顾氏家族露香园私宅内的“闺阁绣”,被后人称为“海上露香园顾绣”。“海上”明代上海城的雅称;“露香园”顾名世家族的园林私宅;“顾绣”顾名世家族的闺阁绣。

  明末清初,一位离开顾家出嫁的顾名世曾孙女,因生活所迫,在上海城内开绣庄,并传艺和出卖绣品。从此,顾家的绣画技艺,由深深的露香园庭院内,开始走出家门流向民间。随之一场席卷全国的“顾绣”热,风靡全国。各地的民间刺绣艺人,纷纷都打起了卖顾绣的“顾绣庄”旗号。绣娘们的顾绣文化,开始流通全国。直到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全国各大城市的市中心大街,都有卖顾绣的,这里也包括上海城内的南京路。

  今天市面上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的工艺品绣画技艺,均来自露香园顾绣的绣画艺术文化底蕴。如清代苏州城内的绣祖庙,庙内敬奉的祖师爷,就是顾名世,你说苏绣的老祖宗应是谁?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远离农耕社会的中国绣画刺绣文化,又渐渐地回来了。

  2003年我创办的上海露香园顾绣习艺堂,如今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

  2005年的秋天,上海露香园顾绣研究所在上海文化基金的赞助下,在“海上露香园顾绣”的诞生地,上海老城厢内的文庙,举办了首届“上海露香园顾绣研讨会和展览会”。

  2007年12月底“海上锦绣—顾绣珍品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同时还召开了“顾绣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亲眼目睹了四百多年前真正的顾氏家族“闺阁绣”的真品艺术。

  如今提倡中国传统文化,而上海传统文化中,古老的“海上露香园顾绣”值得大家关注。真正“海上露香园顾绣”的传统文化中,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的国画、书法、篆刻、刺绣等艺术文化。

  祝愿“海上露香园顾绣”的春天,永存故里。

  十日谈

  擦亮上海文化名片

  编辑:殷健灵

  明起刊登一组《西南联大的上海人》,敬请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广告
篆向人间半掩名
穿针引线的获得感
沿着“英版徐霞客”的足迹
时光荏苒
邀雪
搬砖砌墙的世界冠军
海上露香园顾绣
美国版夜光杯A19海上露香园顾绣 2018-01-26 2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