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美企图掩盖真实情况
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表示,美国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但并未就此提供证据。美国在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前就已经为相关导弹的研发拨款,由此可见美国早已作出退约决定。他补充说,此前《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曾是全球安全的基石,但是美国早在2001年就单方面退出该条约。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则表示,近年来俄罗斯军费预算一直保持在500亿美元水平,且有下降趋势。而美国的军费预算几乎是俄罗斯的14倍,2019年军费预算超过71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格拉西莫夫强调,美国关于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的说法都是在企图掩盖真实情况。他指出,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一直呼吁美国停止使用模拟中短程导弹的靶弹,因为这种用于反导的装备是《中导条约》所禁止的。与此同时,美国部署在罗马尼亚和波兰的MK-41多用途发射系统可以用于发射中程巡航导弹,直接违反《中导条约》规定。
对于美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格拉西莫夫表示,如果美国执意退出《中导条约》,那么“俄罗斯回应行动的打击目标不会是美国本土,而会是那些部署有美国中短程导弹系统的国家”。
“后中导时代”牵动全球安全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前表示支持美国立场,称俄罗斯还剩下“最后的机会”重新履行《中导条约》。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5日表示,北约在操纵事实,加剧紧张局势,以掩盖美国欲退出《中导条约》的真实目的。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马斌表示,美俄关系近来波折不断,美国率先发出“最后通牒”,是想在围绕《中导条约》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优势、制造声势。
有分析曾指出,美国一旦退约,可能在欧洲重新生产和部署中短程导弹。马斌认为,格拉西莫夫有关“打击部署美国中短程导弹系统的国家”的表态,不仅展示了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也是为了警告相关欧洲国家慎重“站队”,试图平衡北约的态度。
一旦“后中导时代”来临,牵动的不仅是美俄两国。欧洲如果遭受较大安全冲击,可能更加依赖美国和北约“保护伞”,或转而加强自身军备建设。无论哪种选择,都可能引发军备竞赛,打破全球军事平衡和战略稳定,带来更大系统性安全风险。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