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飞往撒丁岛,我头一次去。 从机舱舷窗往下看:海水碧蓝,在夕阳下晃动,像无数小镜子,闪得睁不开眼:首府“卡利亚里”由这等秋水环绕。
出行前,朋友跟我说:撒丁岛嘛,除了海滩以外,还有撒丁岛人围一圈跳舞,跟绵羊有一拼。 听着既有调侃,也透着距离。
撒丁岛是个自治大区。数千年来,腓尼基人, 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及西班牙人都相继 “到访”: 和蔼相处做生意的,暴力入侵占地盘的……撒丁岛人为了争回自己的应有权益不断抗争,直至近代。
飞过去才发现,一行人中不乏专家:每天中午快讯报道,图文并茂;年轻朋友专攻美食旅游,更是忙碌。
我笑言:听说岛上羊比人多,就过来瞧瞧。
撒丁岛朋友郑重地回答:绵羊比人多一倍。
行车途中,司机保罗每每停车大喝:“黑妮,左边有群羊”,或是“两头驴在右前方的坡上!”说着车门就开了。我不觉下车,跳过小沟,向田野里的目标走去。同行的各位也吆喝:看啊,还有驴呢!
中部有中部的优势: 比如有驴。撒丁岛驴的待遇不似其他地区的悲催,逛逛手工业市场或博物馆就明白了。
香皂放在展柜的当眼位置:手工制造,纯天然,大的比中国的小一些,小的是大的一半。
香皂分两种:牛奶香皂两欧元,驴奶香皂三或五欧元。每种上面分别画着奶牛或奶驴。因是意大利文说明,不懂的不明就里,很可能误购了驴奶香皂当普通的使,白“受益匪浅”了。对啦,还有驴奶面霜:奶含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一小瓶好十几欧元。购得一瓶给老父享用。据云很稠,刚抹在脸上感觉很黏,随后就融入皮肤。
“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到撒丁岛的海边泡一泡,享受日光浴,品尝异乡的海产烹调,比饺子又上了几层楼。好奇心带着我们远游,放松休息,吃点好东西,也还想知道更多。或许,希望知道更多会放在首位。
早上必到酒店附近咖啡馆坐下,女老板的卡布奇诺奶泡浮面的作品不重样:米老鼠、猫头,甚至整只熊猫的画面。
从岛东到岛西,由一条不很宽的省级公路连着,铁路很发达。沿路往中部去,远处可见四千年前努拉格的遗址城堡,绵羊、野猪和牛群在尚未开发的田野游走。
到了八月最后一个礼拜日,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村镇部落选派的队伍组织起来,牛车载着的一家老小,边走边唱,围着圈跳舞,像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盛大时装表演。撒丁岛语,拉丁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多种文化层层叠叠,一千五百人欢聚一堂。
卡利亚里的卡拉告诉我:二月的狂欢节一到,十几位戴黑面具组成的队伍晚上就出动啦:他们黑长毛老羊皮裹身,背上背一组大约四十公斤的大铜铃铛,像挡箭牌,足有半米见方,整齐又有节奏地跳跃行进。卡拉回忆着,就像听到铜铃声响越来越近,而要赶紧躲到桌子底下了,连我都跟着紧张起来。
你想啊,大半夜的,人扮成黑色的羊群,呈方阵边跳边走,大铜铃的群响回荡于大街小巷,向人们传播着某种远古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