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冲击波”
一是“退群”对多边主义和国际机制的冲击。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机制多是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偏好,是美国霸权的重要支柱。然而特朗普政府透过“美国优先”棱镜,对现存国际制度越来越反感,觉得它在经济上对美国不公平,令其他国家占美国便宜;在安全上让美国承担太多义务,盟友却长期搭免费车;在政治上对美国约束太多,损害美国主权。
在去年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今年特朗普又退出《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万国邮政联盟,并威胁退出《中导条约》。毫无忌惮的“退群”行为,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多边主义的蔑视和唯我独尊的心态,不仅严重破坏国际社会在重大问题上的合作努力,更挑战全球化时代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崇高价值。
二是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冲击。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重塑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对墨西哥、加拿大、欧盟和日本,通过施压迫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接受美国的要求;对中国则发起前所未有的贸易战,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竭力防止中国获取美国先进技术。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战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贸易战,也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一次激烈较量。美国单方面改变现有经贸格局的鲁莽行为,正在扰乱市场、冲击全球供应链、破坏多边经贸规则和世界经贸秩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重大和长期的。
据世贸组织统计,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在今年5至10月采取了40项新贸易限制措施,涉及贸易额约4810亿美元,是2012年有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新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四分之三是提高关税,其中很多是报复美国的钢铝关税。2018年上半年与2017年下半年相比,世界贸易增长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美国还通过与墨西哥和加拿大达成新的高标准贸易协定,以及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新成员任命、导致争端解决机制无法正常运转的极端方式,倒逼世贸组织改革,国际经济规则酝酿深刻调整。美国采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构建新型经贸规则“三箭齐发”的政策组合,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同时出现保守化、碎片化和高标准化三大趋势。
三是重新定义美欧关系对同盟关系的冲击。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美欧在贸易、伊核协议、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特朗普在7月欧洲之行中甚至将欧盟称为“敌人”,引起欧盟国家震惊。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要建立欧洲军队,遭到特朗普痛批。欧盟与美国在安全、经贸、价值观和国际秩序等方面的矛盾与分歧全面凸显,美欧关系面临二战后最大挑战。
世界被迫应对
面对“特朗普冲击波”,世界被迫做出各种反应。
一是周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欧盟被迫坐上谈判桌,与美国讨价还价,作出妥协,重新分配利益。
二是联合自强。日本牵头拯救TPP,达成了没有美国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日本和欧盟也分别批准了双边自贸协定,这一当今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将于明年年初生效。欧盟还谋求防务独立,欧盟25个成员国2017年12月签署“永久结构性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发展防务能力、投资防务项目、增强军事实力,今年在该协议框架下批准了17个军事合作项目。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建立欧洲军队,得到欧盟委员会和西班牙等国支持。
三是减少对美国金融依赖。俄罗斯建立了国家货币转移系统,可以保护其银行免受美国SWIFT转账服务切断。欧盟则在研究建立欧洲独立结算体系,还发出行动倡议,建议在经济战略部门积极使用欧元。中国启动了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交易,不仅竞争能源贸易定价权,也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四是建立志愿者同盟。中日欧有意联手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国际政治出现了重新划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