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教师代表就是川沙中学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滕雅芬,负责新疆民族班的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是第 9 个年头。
让新疆班学生“如沐春风”
一个周末的下午,滕老师带着一个巨大的盒子前往学校。又来到体育馆,一个人独自将体育馆底楼的 40 把椅子排成了一个大圈。“今天是我们班级的生日,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是缘分。今天我们就好好地庆祝班级生日吧。”在场的学生们愣住了,既意外又开心。滕老师接着说:“给大家准备了份生日礼物,祝我们生日快乐。”打开一看,是个紫色的芭比娃娃蛋糕,足有半个人那么高。新疆的孩子们大多家庭贫困,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蛋糕。难以置信地问老师:“这是给我们的吗?我们可以吃吗?”这是一次难忘的生日,尽管身处异乡,学生们能感受到滕老师对大家浓浓的爱意。
滕老师会时不时给孩子们惊喜,春节给每个宿舍送去水仙花,和学生们共度佳节。上了《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二天,给学生送去新鲜的荔枝;运动会上和学生共享糖炒栗子,隔壁班的同学看得心痒痒;亲自给教室提供绿色植物,定期更换,教会学生识花爱花,热爱生活,教室窗台的植物己成为学校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滕老师外出培训,回校时,手里提着一袋馕,还是暖的,是她在培训机构旁的新疆特色点买的,可把学生们乐坏了,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干干净净。
让新疆班学生“适应学习”
尤丽都斯至今记得预科时,她趴在桌上,有点累。滕老师走过来摸了摸她的额头,问是不是发烧了,不舒服。就这么一个小动作,让她感动满怀。刘甜甜请假外出办事,办完事情天黑了,错过了回校时间,等她回到学校,发现滕老师在校门口着急地张望着,看到她,滕老师既责备又关心地问:怎么回来得那么晚。知道大致情况之后,滕老师没有教训她,反而安慰她,让她快回宿舍休息。2015 年的秋季运动会,全班穿着单薄的秋季校服,列队在指定地点,等候入场进行广播操比赛。时值 11 月底,天气非常寒冷,孩子们冷得直发抖,而比赛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眼尖的学生指着不远处说:看,衣服。不远处一堆校服在悬空移动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滕老师抱来了孩子们的冬装,衣服又厚又多,遮住了滕老师的上半身,加上老师身材矮小,此时的形象实在不堪,待滕老师再走近一点,看到老师手臂上还挂着两个保温杯。孩子们纷纷迎上去,轻轻卸下了老师的“负重”,穿上了衣服,抱着保温杯,感受着老师带来的温暖。
班级中有个女生,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是班中学习最勤奋的学生,起得最早,夜自修结束后还在学习。滕老师发现她的特别之处,每双周一次的外出购物,她几乎不出去,就算出去也是买一些纸笔等学习必需品就回校。她依然穿着校服,干净整洁。同学们抱怨食堂的伙食糟糕,她却说:“蛮好啊,有肉吃就不错了”。滕老师翻阅她的档案,果然是特困学生。于是滕老师把第一份帮困补助给了她。从周记中得知她家里 6口人。爷爷年老,爸爸病弱丧失劳动能力。一个妹妹,读初中,一个弟弟,读小学。而妈妈没有工作,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干农活。她心疼妈妈,想退学回去帮妈妈。滕老师看了之后,思考了很久,这么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她在周记本上留下三句话: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长痛短痛,你选哪个?你父母最大的期望是什么?看到周记的第二天,滕老师找来了这个孩子,长谈了一番。终于打消了她退学的念头。第二年,这个学生再次提出退学申请,她哭着断断续续地说:她在努力,暑假里她在打工赚生活费,出来的时候没有要家里的一分钱,骗家里说学校有补助。她想坚持四年。没想到家里打电话过来说妈妈下地时弄断了手,不严重。但是她听出了电话那头重重的叹息声。她心慌意乱,她在这里不安心,不放心。孩子情绪激动,滕老师沉默了。之后滕老师给她写了封长信,告诉她,再忍一忍,跨过这道坎。再辛苦,老师和你一起面对。后来妈妈的伤势渐渐恢复,老师帮她争取到了每个月200元的民间资助。她才放下心来。四年后,她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是村里第一位大学生,全村大庆,全家以他为荣。她知道,没有滕老师和她风雨同舟,就没有如今的她。
让民族团结教育“春风化雨”
2017 届学生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滕老师最后一次召集学生开班会。班会时,滕老师搬出了早就藏在讲台下面的大盒子,笑着说:“这是我给大家的毕业礼物,也是最后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从四年前就开始准备了。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忆这段特殊岁月的时候,是清晰的,内心是温暖的,充满爱的……”话没说完,滕老师又哽咽了,干脆直接发礼物,老师强调“不要拿错”,盒子里面是一本本手工装订的厚厚的五颜六色的本子。孩子们好奇地看着这些本子,猜不出是什么。孩子们接过礼物,打开本子一看,封面是自己在美术课上第一次画的画,里面有自己写的第一篇周记、第一篇作文,全班唱的第一首歌的歌词、军训时的日记、成绩单的复印件、老师写给学生的信……一张张一份份,原来滕老师都替学生们保存着。本子最后几页彩纸,贴着无数张照片,古尔邦节的、义卖的、军训的、出游的……怪不得每次搞活动,滕老师都要坚持拍集体照,还要给每个学生拍照。怪不得滕老师说不要领错了,原来这份毕业礼物不是复制品,是独一无二的。怪不得滕老师会哽咽,这份大礼是滕老师亲手策划,亲手制作,亲手装订,耗费四年才完成的,这份礼物装满了孩子们满满的回忆,倾注了老师对孩子们所有的爱。看到这份独特的礼物,学生们的眼泪夺眶而出,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谢谢老师!玛依拉直接上去给了滕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己经毕业的孩子们回忆过往,依然眼角含泪。
春秋季节,滕老师容易犯支气管炎,上课频频咳嗽,布音克西格悄悄递上润喉糖;冬天,手背龟裂,普尔凯提送来了手套;滕老师喜欢花,生日那天,孩子们用计将腾老师骗至教室,然后集体唱起生日歌,拉开一黑板的祝福语,推出裱满了花朵的蛋糕,就像电影里的桥段,滕老师止不住泪流满面。
外出考察,人流如织,孩子们被挤散了,不高的滕老师被人群挤来挤去,无法召集学生,只能干着急。同样矮小的达尼亚尔站上高处,在人群中发现了老师,大叫“滕老师,滕老师”,终于把老师引到了出口处,他告诉老师,所有同学都己集合。朱良岳记住了老师说过想要种向日葵,毕业后他特地从新疆寄来了家乡的向日葵种子。
毕业后的某个小长假,玛依拉、文晨悄悄地从北京赶回上海探望腾老师,给了滕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隔天他们又急忙赶回北京上课……
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民族大家庭,前两届的学生虽然已经毕业,但依然从五湖四海寄来明信片。
(以上内容由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