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校园风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析肢体剧中的国民性
魏佳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古代文学博士陈劲松日前为同学们带来了“肢体·语言·国民性———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肢体剧演绎”的主题讲座。 

  讲座开始,陈劲松教授就播放了一段肢体剧《阿Q正传》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肢体剧的表演特色。讲座以肢体剧演绎为主题,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肢体的作用、肢体的定义及其外部特点、肢体剧与中国戏曲的渊源、改编成肢体剧的小说应具备的特点以及对一些著名肢体剧的讲述和欣赏。 

  随后,陈劲松教授以他诙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肢体动作,分析了根据鲁迅经典小说编排的肢体剧《阿Q》和《祝福》,以及根据冯骥才同名小说编排的《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并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让在座学子更深入地了解肢体剧的特点。 

  例如《祝福》开场的一段影子戏,为了使成年主人公(鲁迅)和青年主人公能有一个天衣无缝的衔接,编导运用了一段极其巧妙的形体表演———人、影、换人、影,也就是当成年鲁迅或坐或站的在讲述时,将扮演青年鲁迅的演员此时则充当前者的人影。令人震撼的是,当成年鲁迅讲述完后,该青年鲁迅以现在进行时的身份记叙。此刻只见两位演员在起、蹲、坐、躺等一系列动作的配合下,人物发生了迅速的变化,老年鲁迅此时成了青年鲁迅的影子,此段表演,一气呵成,天衣无缝,令观者耳目一新。 

  观影过后,陈劲松教授强调这几部肢体剧是从肢体表现来描摹国民心性,视角独特,编排新颖。他表示,我们的作品总是在寻求一种深藏在言语之下的沟通方式,一种能够支持与构成文本的方式,所以我们每一天都在寻找能够精确表达故事本质的手势、图像和语句。上海师范大学 魏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就业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心理
又是一年莎剧时 人文经典再演绎
给自己一个梦 让它闪耀于明天
“缤纷地球村”亮相同济园
解析肢体剧中的国民性
大学生版校园风02解析肢体剧中的国民性 2013-06-19 2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