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2014上海大学生旅游节在杨浦区黄兴公园开幕。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和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的多个学生社团,为开幕式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其中,上海理工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成为特别亮点。
退伍返校,重寻家的感觉
合唱队形表演《青春万岁》取材于大学生们的军训生活,所有演员都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军迷协会。
在沪上高校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中,类似上理工军迷协会这样的军事类社团并不多见。社团指导老师韩冰介绍,成立社团的原因很简单。“学校每年有很多退伍大学生重回校园,他们要再次融入校园生活,并不容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社团,帮退伍学生迅速在学校里找到家的感觉。”
军迷协会现任会长邱昊今年大三,他在大一时应征入伍。如今重回校园,他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应。“学校特意安排我们这些‘老兵’帮助新生军训,参与日常护校巡逻,感觉挺自豪的,肩上有了沉甸甸的担子,不能辜负学校的信任。”
协会先后组织过军营体验日、真人CS演练、军事大讲堂、拳法棍法防身教学、国旗法宣讲等丰富活动。在他们的引导下,许多普通大学生开始主动了解国防军事知识,有不少人主动报名加入社团。“有的同学是军事模型爱好者,我们就设立军模小组,经常组织活动;喜欢军事理论的同学也可以来参加我们办的军理知识竞赛。”韩冰说,军迷协会不仅帮助退伍大学生重新适应学校生活,也为学校搭建了仪式教育和爱国教育平台,让更多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体验军营生活,培养军人的坚毅品质。
从零学起,爱上传统笛艺
如果说军迷协会体现了大学生刚强正气的风貌,复旦大学现代舞协带来的爵士舞则展现了另一种青春活力。6名帅气女生的利落舞姿征服了观众,听到热情欢呼,现代舞协社长孙芃松了口气。演出前,由于演员迟迟没到齐,孙芃一直很紧张。“这样的演出对我们业余舞蹈社团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和展示机会。”当被问及社团活动和学业会不会冲突时,孙芃坚定地说:“排练很花时间,但这是我们的兴趣,大家都愿意花时间去做好平衡。”
兴趣,还凝聚了一批同济学子。同济金音笛艺社的学生以一曲婉转的《茉莉花》,拭去了城市人内心喧嚣。“台上所有学生都是在竹笛选修课上从零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门传统艺术。”笛艺社艺术总监、知名笛子演奏家戴金生自豪地说,“有一定演奏水准的学生会加入笛艺社,一些成员毕业后还经常回校表演交流,笛子成了很多人一生的爱好。”
此外,财大的街舞表演、电力学院的长衫水袖舞和南政学院的《强军战歌》,无不令现场观众眼花缭乱,连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