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赵庆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教授,200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交大医学院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六大班班导师,2013年荣获交大医学院“十佳班导师”称号。
工作信条 以诚感人,以爱育人
2014年1月23日,交大医学院懿德楼报告厅,一年一度的学生工作总结大会。一位身着白衣的高个子医生从医学院学工部(现为学生指导委员会)部长唐华手里接过了“最热情班导师”的奖杯,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基础医学院院长郭晓奎等10人共同荣膺“十佳班导师”称号。这位医生手捧奖杯,神采飞扬,满脸笑容的他此刻却透露出一丝腼腆和不安。他,便是赵庆华,一位“用爱心、责任心为学生导航”、深受同学欢迎的“大朋友、好老师”。
旗手,高瞻远瞩
“踏实谨慎,严谨求学,把扎实的理论知识用于临床,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反思临床,追根溯源,才会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这是第一次见面时赵老师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学习中,他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教材知识点,并通过临床见习带教为他们排疑解惑,及时将学过的知识同临床案例挂钩,以求融会贯通,并将自己求学时的方法和技巧倾囊相赠,“我最怕他们走弯路、冤枉路,白白浪费大好的青春年华;我希望为他们指引一条康庄大道”;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同学们空闲时多多查阅文献,及时跟进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并组织他们到实验中心观摩学习,近距离感受科研氛围,培养对科研的兴趣;赵老师还带领大家参加了第六、七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赵老师牵头的科研兴趣小组已经获得国家级创新性实验立项2项,校级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4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8篇。
良师,未雨绸缪
“如果学问是一座高山,那实践就是登山的必经之路。”随着大学课程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步提高;看到时机成熟,赵老师便鼓励大家“走出去”,在实践中夯实基础,并为大家提供校外社会实践的平台。
在他的组织下,2013年2月至4月,交大医学院2010级26位同学加入了“调查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颈肩腰背痛发病情况”的社会调研,2个月来累计发放问卷3000多份,走访了上海30多所普通高中,足迹踏遍了19个区(县),不仅得到了“上海市普通高中生颈肩痛和腰背痛的整体患病率为32.8%和41.1%”和“久坐、负重、缺乏运动、睡眠不佳等均为颈肩腰背痛的危险因素”等第一手流行病学资料,还将“防治颈肩腰背痛”的理念传达给了正在备战高考的师生们,在青少年身心健康最关键的时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上海市卫计委通过官网第一时间进行了发布,医学论坛网等各家网站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学以致用最根本,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是获得真知的不二法门,”赵老师这样总结这次活动。
目前,由2011级三十余名学生参与的“调查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倦怠度情况”的社会调研正在进行中,“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现实生活,既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调研组组长、交大医学院2011级临五六班班长江明杰这样告诉我们。
益友,以身作则
日常生活中的赵庆华医生温文尔雅、待人谦和,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他的脊柱专病门诊总是门庭若市,每天的门诊量接近一百,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他拥有了众多的“粉丝”,虽然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地处相对偏僻的松江,但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依旧络绎不绝。他对待患者如此,对待学生也是如此。他不仅在学习上为同学指引方向,在生活中对同学们的关照也是无微不至。他多次参加班级集体生日会,并亲手为学生送上贺卡和礼物;他主动询问家庭困难的学生,帮他们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缓解生活压力和负担;他还带领学生北赴山东,到沂蒙革命老区为当地群众送去健康咨询;南到杭州,与杭州师范大学举行校际联谊。“作为一名医生,既要有洞察细微的双眼和慎思明辨的大脑,也要有细致灵活、飞针走线的双手,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于是,他的身影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出现在篮球场上,“医生在患者眼中应该是‘健康’的代名词,带给患者康复的勇气和战胜病魔的信心,而不能让患者觉得眼前的你可能比自己病得还重,”赵老师打趣地说道。
结语
用爱心、责任心为学生导航
“你们已经长大,并且还要长大;可能饱经风霜雨雪,会有几番艰苦磨炼,可能几经苦苦挣扎,会有几度重新站起。但是请记住,不能服输,不要泄气。”采访结束,赵老师用这句话寄语我们《小医生笔记》栏目组和全体医学生,并祝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切顺利。放下手中的笔和纸,我们目送着赵老师匆匆回到病房,“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从担任班导师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用拳拳爱心和责任心为我们导航,带领我们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我相信也会如此,两年来他播撒的辛勤和汗水,使我们这两年来受益匪浅,他是我们的好老师、大朋友。”交大医学院2010级临五六班班长谢磊如是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