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丹(大四学生):从兴趣出发选择合适的社团
虽然在大一时加入学生会,但个人还是希望参加社团。由于学习时间紧张,只能抽空参加社团活动,所以挑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两个社团。一个是清吟诵读配音社,主要是关于诵读经典、CV配音的社团;还有一个是墨林文学社,在文学社里可以认识拥有相同兴趣的朋友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社团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林丽丽(某剧作社副社长):从社员到社长
刚进大学就对各类社团特别有好感,因为初中高中的学校太小了,都没有什么社团。大一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是个主要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社团。我是中文系学生,所以在协会里主要做新闻官,拍照片、写新闻,也参与组织活动,在社团里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大二,我创办了铜豌豆剧作社,召集对话剧、文学有兴趣的同学们一起,创作剧本并联合话剧社一起排练作品。从一个社员到一个社长的成长,也是我在大学里的成长。
陈子渊(大三学生):社团是个“小社会”
大一时加入了杂志社,主要负责关于学生活动的新闻采写。我所在的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参与能力,因此学校会举办许多大赛,而我们社团也会跟进报道相关活动内容。在社团的两年,不仅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同时学到了为人处世、与人相处的能力。社团是一个“小社会”,而我在社团里从一个学生成长为“半社会人”。
严玲玲(某诵读社副社长):参加社团要有始有终
作为社团的负责人,我见过很多新生,一开始加入社团浑身充满了干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失去了兴趣,到最后甚至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所以我想对新生说,要把握好自己,不要浮躁,踏实一点,既然参加社团,就要有始有终,切切实实地把它当做自己的兴趣去做,在任何一个社团,只要你努力去做了,都可以提升自己。
姜涛(创业联合会社员):合理分配学习和社团工作的时间
进入到大学,一定要选择感兴趣的社团或者学生会来参与。大学的课业压力相比高中肯定要轻松一些,选择也更多,所以要找一些事情来做,提升自己,结交同学。但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学习和社团工作的关系。社团虽然重要,但还是要把专业课程放在第一位,做到学习和兴趣两者兼顾。
虞琪君(辅导员):从社团中获取社会经验
大学专业课固然重要,但是社会经验也必不可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学生社团,就是大学生结识更多的人,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经历的途径。在社团工作中,可以汲取别人的经验、也可以学习更多的技能,这也是专业课程老师所不能授予的本领。
陈旭(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