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复旦大学的一位已经毕业两年的学长金钱琛。不少参加过自主招生培训的同学对他也许不会陌生,他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自招培训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以及FCC(复旦投行咨询俱乐部)的创始人。他是刚进入大学的“小鲜肉”们口中的大牛、膜拜的人物。然而,真正了解了他的经历之后,能带我们许多不一样的收获。
他戴着一副普普通通的黑框眼镜,从外表看,并不觉得比同龄人成熟太多。但只要一开口,绝对能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的语速是普通人的2.5倍左右。金钱琛的大一和大多数迷茫的新生们一样,也经历过一个“无头苍蝇”的阶段——参加各种学生组织、社团和学校活动,听过各种经验分享会,却发现没有一个牛人会给你真正可以执行的计划去跟进,“蜻蜓点水”的故事不会让人拨云见日,大多数人不过继续着自己的平庸;与此同时,读微电子专业的他原先怀抱的学术理想,也很快在艰深的课程中受到了动摇,一路读到博士的学术路线不适合每一个人。
他的迷茫没有经历太久。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是,他在大一时谈了女朋友,但女友觉得他太成熟,金学长无奈退出。
真正的创业,源自他独特的眼光。在做家教的经历中,他发现了自主招生的需求,并发现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质量并不高。于是,在两位学长的帮助下,他和一个同班同学开始尝试创立自招培训机构。从在高中宣讲自招的好处与重要性,到开展进一步的收费课程服务,从公司的注册装修,到市场推广、课程开发,金钱琛经历了相当辛苦的一年。
他招收到了可观的学员数量,课程和产品也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他创立的培训机构培养了5个800分以上的千分考考生,推翻了不要迷信培训机构的说法。他看到的不仅是努力的必要性,而是不让学员的努力浪费在弯路上的必要性。
金学长更值得钦佩的地方在于,他从未止步。大二的时候,他在合伙人的推荐下进入麦肯锡实习,从逐字记录,认真整理会议记录,到飞速消化陌生领域的条文,最后成了一名优秀的实习生。
从创业的小圈子到实习时的大开眼界,这份经历带给他的最大收获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并不可怕,被它打倒的人往往缺少一点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金学长的经历绝不仅仅是励志散文或者心灵鸡汤,他教会我们要看清在一片迷茫之中,什么对我们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适合我们的。
奔波于各种团体、学业之中,你是因为兴趣和热爱去参加,还是仅仅跟风做一个打酱油的人?不要害怕专业不同阻碍了你,客观因素限制了你,真正帮助你的,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你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管走到哪里,你都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