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学城/公益星
     
本版列表新闻
~~~——记华东政法大学迎新志愿者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我睡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记华东政法大学迎新志愿者
郜阳
■ 校团委通过众筹募得爱心帐篷330顶
■ 迎新志愿者向大一新生展现了最灿烂的笑容
■ “爱心帐篷”解决了不少外地家长的后顾之忧
  郜阳 (华东政法大学)

  又是一年新生至,又见高校迎新忙。9月5日,美丽的华政园迎来了近3000名境内外本科新生。一条条鼓舞人心的迎新标语、一支支来往如梭的迎新队伍、一趟趟满载欢喜的迎新车辆,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满载梦想与希望迈进了华东政法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他们全新的求学之旅。

  迎新当天,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无私付出、辛勤工作,帮助新生们在迎新现场井然有序地报到、办理注册等手续。这些可爱的同学,身着各色统一服装,在雨中往来穿梭,构成了风雨中一道美丽的彩虹。他们或来自校学生会,或来自各个学院,或来自不同社团,虽然组织不同、分工各异,但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迎新志愿者。

  无私奉献暖人心

  5日的华政,视线里出现最频繁的也许就是迎新志愿者了。无论是在各个校门,还是在各学院迎新帐篷下,图书馆,宿舍楼前,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为确保学校的迎新工作顺利进行,这些参与迎新的同学都比新生们提前两三天甚至更早返回学校。“新生是5日报到,但学生会各职能部门最晚的都是在9月1日左右就返回了学校,提前做好各项迎新准备工作。”华政校学生会主席方雯岚说。

  据悉,华东政法大学今年在上海站、上海南站、轨道交通宜山路站、虹桥高铁站、松江大学城站和松江南站都设置了引导点,安排学生志愿者提供路线引导服务。据校学生会主席方雯岚介绍,不少同学早晨5点多就出发,到晚上10点30分可能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虽然5日当天天公不作美,但这丝毫没有降低大家迎新的热情。为了方便给新生带路和介绍,很多志愿者都放下了手中的雨伞,冒雨为新生们拿行李、带路,为新生一一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午餐时间,为了不耽误新生报到,各个接待处依然有人值班,很多学生快速吃点简单的工作餐之后就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在今年知识产权迎新现场,一对龙凤胎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是2013级的汪宇婷和汪宇浩,在此次迎新工作中担任协助新生注册报到的志愿工作。姐姐汪宇婷是知产学院学生会办公室的成员,弟弟汪宇浩则来自知产学生会新媒体部门。这是两人第一次参与迎新工作,“参与迎新也是一种尝试,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挑战。”姐姐汪宇婷说。两人觉得,前来报到的新生大多很腼腆,站在自己面前时表现出的青涩和稚嫩,让他们不由自主想起自己报到时候的样子。“能帮助新生完成进入大学的第一步,我们俩觉得非常兴奋。”弟弟汪宇浩说。

  2015级国际法学院新生孙佚昊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生精英培训营,培训营结束后他便同其他众多志愿者们一同投入到了迎新工作的筹备之中。3号、4号连续两天他都帮忙一起为3500份新生大礼包进行装袋,两天加起来忙了将近9个小时,但当他看到整个体操房内堆满了分装好的大礼包后,他这样说:“虽然很辛苦,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说这是一种风景一点也不为过。”

  迎新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从这些忙碌的迎新同学脸上看到的却是充实和满足。正如一位迎新志愿者所言:“去年我们来校报到时,学长学姐热情接待了我们。今天,我也是迎新的一员,我们要将这份爱和感动传递下去。迎新工作虽苦虽累,只要每个新生能顺利完成报到,尽快融入到校园,一切的辛苦与付出便是值得的。”

  据了解,华东政法大学今年还通过迎新系统、“华政青年”、团学热线等,及时推送各类开学咨询服务和入学攻略;为新生准备了特制的“入学礼物”——读书卡、感谢卡、团团卡和思念卡;和往年一样,继续开通免费长途电话、免费发放饮用水、最美摄像、手绘地图、校史讲解等。 

  帐篷撑起爱的小屋

  每到开学季,大学校园周边的宾馆总是爆满,送新生的家长住宿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曾经,家长送孩子到大学报到后无处可住,蜷缩在宿舍楼下熬过一夜的故事让无数孩子落泪。对此,华东政法大学打出了“让孩子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住宿。”这样的口号。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首次开放校园体育馆,备了150条凉席供家长们免费使用。2014年,为家长服务的行动又进一步升级,50顶帐篷在体育馆撑起,送行的家长不用狼狈又不安地度过一宿,懂事的孩子们也源源不断为父母送来枕头、被褥,温情顿生。

  2015年,“爱心帐篷”活动有了全新举措。华东政法大学团委采取了众筹“借”帐篷的方式,在其官方微信平台“华政青年”上向全校师生、校友和各界社会人士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能将闲置的帐篷“借”出为新生家长提供住宿便利。据了解,在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华政团委共募得爱心帐篷330顶。

  9月4日晚,便有提前到校的家长因为无法及时预订酒店,申请入住学校帐篷,5日共计100多个新生家长预定了帐篷。来自河北邯郸的学生赵璐瑶家长告诉记者:“条件虽然不如酒店,但是很感谢学校,相对来说,真的很不错。因为酒店价格昂贵并且预订很难,这次的服务真的很人性化。”据了解,当赵璐瑶母亲看到华政青年微信平台所推送的预约帐篷活动后决定预定,于是这次母亲和弟弟都住进了华政的爱心帐篷。

  一位来自西藏的藏族同学达珠,她的父亲也是提前预约到帐篷之后就顺利入住。“爸爸住进了帐篷,虽然条件不是那么好,但是在学校里面,报名很方便,不用赶路,我们人生地不熟,也不怕迷路了,所以爸爸还是特别满意”。华政团委对外联络中心副主任顾方舟同学说,学校特地为从昆明、西藏远道而来的家长提前开放了帐篷。

  提供“爱心帐篷”时,学校也尽可能会提供一些住宿用品,但是毕竟还是有限,所以很多家长入住后发现没有毯子、被子、枕头等等,这时懂事的孩子会将枕头、被褥从宿舍搬来给家长,一时间,团学活动室温情顿生。

  “到了晚上,为确保家长人身以及财务的安全,我们都会安排人员进行巡视。”顾方舟告诉记者。他本人也从4号起每天晚上都住在帐篷中,“我就住在T139号帐篷,这里的每一位家长都知道,他们有事也都会直接来找我。”顾方舟说。“这个小伙子很热情,服务很好,我们很满意。”一位家长对顾方舟赞赏不已。

  据悉,“爱心帐篷”将一直提供到9月8日早晨,当最后一名家长办理完退宿手续后,志愿者将开始着手回收帐篷的工作。

  志愿者故事

  吴振宇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1402班的学生,也是华政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培训部的部长,在此次华政迎新的“爱心帐篷”活动中,他主要承担了联络志愿者和搭帐篷的工作。

  吴振宇告诉我们,本来计划在9月5日当天,在富田体育馆内搭建帐篷,但由于体育馆刚刚装修完毕,异味较大,出于对新生家长和志愿者身体健康的考虑,临时决定将帐篷的搭建地点改至团一、团二和团三,搭建帐篷的时间也提前到了9月3日。“记得很清楚,我是在9月2日来校的火车上接到了要提前搭帐篷的通知,然而我之前通知志愿者的时间都是9月5日。火车上信号不好,我只能利用有限连上网的时间发出‘紧急招募令’,召集志愿者提前到校参与帐篷的搭建。很幸运,最终我们召集到了30多位小伙伴。”吴振宇说。

  9月3日早上8点,吴振宇终于到了学校,在看完激动人心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后,志愿者们在下午正式开始工作。“我们是下午1:50分在明志楼团一集合的,由于临时招募,来的相当一部分是女生。我们的工作第一步却是要把帐篷从体育馆搬到团一。女生虽然力气小,但她们都坚持了下来,让我很感动。”吴振宇介绍说。

  由于帐篷是商家赞助的,而志愿者大都不会搭帐篷,起初搭建的时候,吴振宇和志愿者们还是遇到了困难,“摸着石头过河”是当时志愿者们搭帐篷的写照,好在最终志愿者们还是顺利解决了困难。据悉,9月3日当天,吴振宇和其他志愿者在团一、团二和团三共搭建了100顶帐篷。“由于这些帐篷在野外也能使用,有很多零配件,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还特别叮嘱志愿者,一些诸如防风等功能的零配件是用不到的,我们会把它们集中收起来,也方便活动结束后的帐篷回收。”

  9月5日是新生正式报到注册的日子,吴振宇那天在上海南站担任引导员的工作。在完成任务后,吴振宇和他的小伙伴们又来到团一团二,“见缝插针”又搭建了好几顶帐篷。至此,由吴振宇组织招募的志愿者共为新生家长们搭建了约115顶帐篷。

  这是吴振宇第一次参加迎新工作,他说团委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此次迎新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吴振宇说,他自己也经常参加志愿活动,这次“爱心帐篷”的搭建,一方面为新生家长提供了服务,将华政的温暖一届届传递,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感觉收获很多。“如果明年迎新还有‘爱心帐篷’的活动,我一定参加,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吴振宇最后说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玩游戏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同乡荟/大学城
“孩子,我睡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大学生版大学城/公益星09“孩子,我睡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2015-09-16 2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