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说起沙拉·伊马斯的名字,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出名的不仅是她神秘的身世背景,还有她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她出生在上海,是目前所知唯一还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育有两子一女的她借鉴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之精华,自创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教育方法,让两个儿子不到30岁就实现了成为世界富翁的梦想。
2010年,她的第一部作品《特别狠心特别爱》面世,迄今已畅销近40万册。今年1月27日,《特别狠心特别爱II:赢在家风》发表,沙拉用子女的成长故事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兼具中、以民族特色的家风精神。
好家风源自好父母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沙拉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父母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做起,然后再智慧地教孩子。”沙拉经常往来于中国与以色列之间,有一次坐飞机时遇到的一件事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坐在沙拉后排的一家人带着一个3岁的孩子,孩子不停地用脚踢沙拉的座位椅背,而坐在一旁的爷爷却置若罔闻。沙拉对孩子的爷爷说:“为什么放任你的孩子踢椅子,为什么不带好他?”爷爷说:“三岁的孩子踢踢有什么关系,你不喜欢自己买一架私人飞机不就可以了嘛!”随后,孩子的父母也加入舌战,一家人无视公众秩序,不怕影响他人,只顾自己孩子的需求。
沙拉说,每个带孩子出行的家庭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年幼的孩童没有公共空间意识,不讲公德,父母就有责任教育他,指正他,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不应该无底线地不加管束,对孩子的行为放任自流。
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II:赢在家风》中写到,犹太家庭教育之所以成功率很高,是因为他们很重视从小时候、从小事情给孩子建立家庭规范,比如出门跟家里人打招呼,遇见邻居主动问好,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干净,公用的东西用好后放回原处,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等。一旦行为被不断强化,就慢慢内化成孩子自身的一种习惯,父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也终身受用。沙拉特别强调:“以色列父母对待小孩,往往有两个原则,一是事先约法三章,二是事后毫不妥协。”
家规是家风的一部分
家风是什么?沙拉认为,家风是在你的家里,环绕在孩子周围能够影响他成长的一切,风气、规矩,甚至家里的陈设和生活琐事,都能体现家风。好家规是好家风的一部分。
在谈到怎样让孩子不碰毒品这一底线时,沙拉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人的一生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去碰的。对于吸毒,做父母的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这是一件‘零容忍’的事情,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在吸毒这件事情上,我第一次用了”‘零容忍’的口吻,在我儿子面前立了一个誓。犹太人有十诫,这十诫是生活的底线,我对儿子们说:‘今天,我在十诫的前面再补充一诫,那就是不准吸毒。如果你们要吸毒、碰毒,那很简单,就两件事情:一是你们现在就进厨房,拿一把刀把我杀了;还有就是我知道你们吸毒了,我会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对着蜡烛,我这样宣誓,两个儿子看着我,永远记住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沙拉在跟犹太人的交往中渐渐明白犹太人为什么聪明,为什么那么会赚钱,为什么在许多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靠的绝不是高智商,而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尊重孩子信任彼此
沙拉告诉记者:“爱孩子要有分寸、有原则、有方法!爱而有教是一种智慧的考验。”四年前,沙拉出第一本书的时候,她被冠以“虎妈”的称号,因为她对孩子狠心、严厉。《特别狠心特别爱II:赢在家风》中她不仅延续了上一本书中的观念,还提出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孩子,而是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有尊严有独立人格的人。
有一年暑假,沙拉给了孙女500元零用钱,她告诉孙女:“贝贝,这是给你暑假买冰棍儿、蛋糕用的。所有零花钱都在这儿了。”没有想到,孙女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她妈妈,只告诉了阿姨。儿媳问沙拉:“你为什么要给孩子500块钱?”沙拉只对儿媳说了一句:“我给了她钱,如果她想告诉你,她自己会告诉你的。”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也很关键。“如果是我的儿子,隔壁婆婆给了他一块糖,他一定会告诉我的。”沙拉认为,如果你的女儿拿到我给的零花钱却没告诉你,这一定是你的责任。我没有通报的义务,我可以给我的孙女钱,因为她已经十二岁了,是一个小小的少女了,在暑假有权利支配自己的一点零用钱。至于这个钱,她是不是告诉父母,或者她怎么花,就是她的自由了。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朝他们索要!”这是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II:赢在家风》中给中国父母的中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