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立平今年63岁,家住宜昌市伍家岗区隆康路社区。他收藏了万余枚烟标,除了没有西藏产的烟外,其他省市包括香港、台湾的都有,而这些香烟基本都已停产。
提及收藏烟标的缘由,万立平表示,31岁时,他偶然在五角丛书上看到了一篇有关收藏文化的文章,由此激发了他的收藏兴趣。刚开始就是觉得烟盒漂亮,也不懂什么是烟标收藏,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从花花绿绿的烟标中,可以看到历史人物、动物、花卉、民俗风情等很多不同而有趣的内容,他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烟标也越收越多。
由于很少有机会去外地,万立平只能在宜昌拾捡和购买烟盒。去得最多的是车站、码头、公园广场这些人多的地方,每次看到没见过的烟盒都特别兴奋。有朋友去外地,他总要托他们带上几包当地的特产烟。除此之外,他还结交了许多外省的藏友,通过书信交往,相互交换烟标。万立平坦言,在漫长的收集过程中,有着许多乐趣和难以言说的辛酸,比如黑猫、白猫、子鼠、好猫这个系列的烟标,由于涉及4个省的香烟,他足足花了10年时间才收集齐全。
万立平表示,烟标是香烟的包装盒,空烟盒失去了包装功能,但却凝结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人的精神风貌。最近,万立平将收藏的1万多枚、1000多个品种的烟标,全部捐给了隆康路社区居委会。他希望能在今后办一个烟标展,让更多人从小小的烟标上,感受、回顾社会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