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健康讲堂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医也是门艺术
  上海海丰路128弄289号潘澜:有了一点不舒服,托人找到专家,最怕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用担心”。

  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张延令:也许你的医生态度不那么热情,但他往往直接切入你问题的核心,提出的建议也显得合理、有效;而如果你面前的医生特别和蔼可亲,但提出的治疗方案要求你不接受也得接受,拍着胸脯说他有百分百把握治愈你的疾病,告诉你他开具的处方是最有效和不可替代的,这时候,你会信任哪一位医生?

  看病不同于修车,不是你交了钱,就一定能保证治愈,一定保证没有风险。医生能做的只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在安慰。你能够在医生这里找到的不一定是战胜疾病的方法,而往往是如何与病魔共存。我们要学会适度耐心等待。

  小问题不一定非要往大医院跑,也不要一有不舒服就到处找关系托熟人挂专家号。人情也是有额度的,无限使用,过度透支,终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不是生命攸关,没有深度交情,尽量别轻易去托关系找医生办那些棘手的事。医院很大,分科很细,医生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不是哪个医生都愿意碍于熟人面子而打破正常、常规的诊疗流程与习惯。

  托人看病,请尊重医院的规矩、医生的决策。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好好商量,切勿认为是谁谁介绍来的,就可以随心所欲。

  不要强加医生的微信。在诊疗之外的时间,在见不到真人的网上咨询问题,医生见不到患者本人,既没有完整的检查报告,又不能面对面望闻问切,全凭经验给建议,看上去是又快又省钱的捷径,最终很可能留下误诊的隐患。

  所谓“医不自医”,感情因素常常会干扰诊疗思维,诊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此被削弱。所以,没必要强求医生把病人当亲人,但医生一定要有同情心,把病人当人,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和治疗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医生,值得你以性命相托。

  就诊完毕,记得对医生说一声“谢谢”。感念别人对你的好,会让你的心温暖良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食林大观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专版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李骥:博观约取,庖丁解牛
求医也是门艺术
“神刀”切除甲状腺癌 颈部无疤
“钝刀”突发脑部出血 康复有望
名医看待子宫肌瘤
家庭周刊健康讲堂12求医也是门艺术 2018-02-07 2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