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00后、10后和被称为“网络移民”的父母在家中遭遇,他们之间的不协调便演变成了“手机争夺战”“网络保卫战”,甚至还出现过“小学生玩网游和家长一言不合跳楼”的惨剧。寒假期间,这样的战争势必更加白热化。
很多家长都以为跟儿子的战斗就是跟游戏的战斗,只要隔离了游戏就是战胜了手机、战胜了网络。但是对于00后、10后这些“数字原住民”来说,网络和手机绝不等同于游戏。他们在网络上娱乐、在网络上交往、在网络上学习,还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对孩子们来说,虚拟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但是,家长们对此有着深深的误解。家长的这种误解不仅造成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孩子们远离父母。而当孩子有意远离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儿童数字化成长有三个显著的关键年龄:5岁、10岁和14岁。他们从一个互联网的“小玩家”变成了“小用户”,最终成长为一个能很好利用网络的“小创客”。
而在14岁这个年龄段上,孩子们在互联网世界超越了父母,成为比父母懂得多的人。
一位多年关注儿童媒介素养的专家举了一个例子:成年人因为以往学习习惯的固化,使他们在网络的使用上遭遇了瓶颈,比如同样是学习制作PPT,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可能是找一本教材,而小孩子很可能在第一次做PPT的时候把页面上的每一个“菜单”都拉下来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做完了第一次PPT之后,他们就几乎完全掌握了要领,而成人则很可能要经过很多次才能学会”。
不少家长选择逃避,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
其实,每一代亲子间都存在代沟,填平这个鸿沟的关键人物是父母。与其把网络这把双刃剑交给孩子,不如把剑柄抓在家长自己手里。家长越是远离网络,我们的孩子就越有可能被网络上那些负面的东西绑架。家长只有和孩子一起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理解潮流文化,才能有效帮助孩子。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