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自然界里,存在着一种神秘而珍稀之物。它坚硬似石,却能持续生长,被学界认为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体。对此,科学界视其为最古老的物体标本之一进行研究,医学界对其神奇的养生保健作用产生兴趣,而眼光独到的收藏界则着眼于它珍稀性、独门性所带来的收藏价值。这个神秘而珍稀之物,名叫“石太岁”。对它青睐有加的,是今年3月份将在青浦“米格天地”开放的由启太公司创办的“太岁志展示馆”,还有太岁志公众号可以让有兴趣的朋友了解更多。
“太岁志展示馆”中的藏品,数量多,品种全,包括白色的藏肪石太岁、黑色的泽漆石太岁、黄色的紫金石太岁、灰色的青羽石太岁,以及红色的珊瑚石太岁等,可谓琳琅满目。这些藏品,有大有小,最大的几块,重量都在50公斤以上,尤显珍稀可贵。石太岁又名“肉灵芝”,主要产地在甘肃、新疆、西藏、内蒙古及地下1000~2000米溶洞中远离人迹而环境尚未受到污染的地区。它通体坚硬,外观似石,其形成时间长达上亿年左右。我国古代典籍很早就有这方面记载。《山海经》里称之为“聚肉”、“太岁”;《神农本草经》里说:“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肉芜,状如肉,附于大石,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据古代传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的仙药,正是今天的石太岁。
由此可见,石太岁背后是一个古老神秘的领域,也是现代科学尚未涉足的领域,其中涉及到生物学,现代医学、文化、宗教等方面,正因如此,才激励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下去。启太专业从事收藏、研究已有十余年时间,他们认为,尽管石太岁有着现代科学尚未揭示的某些因素,但这也恰恰正是收藏的潜力所在。他们坚信其收藏价值,随着人们对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和对太岁文化了解的深入探索,这个巨大的价值必将逐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