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活备忘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聘季盘点三大招聘陷阱
  每年春节之后的三月求职热潮,向来是应届毕业生和有跳槽意向的在职人员最为关注的大事。同时,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高度活跃期,尤其是社会经验较少的应届毕业生更应提高警惕。猎网平台盘点了三类常见的求职诈骗陷阱,帮助求职者提高防骗意识。

  陷阱一:暗度陈仓之身份信息泄露

  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求职者倚重的应聘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会转向网投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浏览公司信息,看好后点击发送简历就可以等待回信。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环节,以高薪等诱惑待遇为虚假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

  诈骗分子要求求职者在简历中,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邮箱、家庭信息等隐私。这已经不知不觉落入诈骗分子陷阱。这些身份信息被骗子利用,后续可能会衍生其他的网络电信诈骗。

  陷阱二:无中生有之高薪诱饵

  一些低学历、无专项技能的求职者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街头巷尾、公交站和非正规网站上,随处可见KTV、饭店等场所招聘服务员和领班的高薪广告,这样低门槛且薪酬较高的招聘信息,让屡屡碰壁的求职者病急乱投医。

  然而,当求职者拨通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时,“招聘经理”往往会以付保证金、押金或是诚意金为由,让求职者先转账再入职。一旦求职者抵挡不住高薪诱惑,盲目相信对方说辞进行转账,就落入了骗子陷阱。

  陷阱三:瞒天过海之贷款培训

  根据许多求职网友爆料,许多看似正规的实体公司打起了岗前培训费的主意。公司仍旧以高薪的名义吸引大量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趁机提出岗前培训需缴纳高额培训费,声称是为了防止新人跳槽,后期将返还培训费,还美其名曰“技术服务返还费”。

  实际上,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岗前培训合同是以培训机构与学员的名义签订,培训后公司并不会录用学员,且拒绝返还服务费,合同上那些高薪、保证就业等诱人条款成了一纸空谈。而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

  猎网平台反诈骗专家建议广大求职者,多了解相关诈骗案例以提高防骗意识,理智面对招聘信息,选择大型正规的招聘网站等渠道帮助就业,不要轻信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高薪诱惑。求职者一旦遇到诈骗,应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并到猎网平台110.360.cn举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
   第06版:案例·产业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家居生活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专题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太太厨房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民办小学未录取者 将按“同类靠后”排序
这群年轻人真会玩
招聘季盘点三大招聘陷阱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建功新时代讲师团成立
遗失声明
洋葱能杀死感冒病毒
家庭周刊生活备忘03招聘季盘点三大招聘陷阱 2018-03-07 2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