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传统分类习惯上将肝实质部位与肝外胆管来源肿瘤分开,如肿瘤位于肝实质内,起源于肝内的小胆管则称为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Ⅰ、Ⅱ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的肿瘤。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胞癌。
从近年来各国胆管癌的病例报告看,其发病率显示有增高的趋势。我国胆管癌的发病年龄分布在20~89岁,平均59岁,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性与女性发病率之比约为1.5~3.0∶1。
胆管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胆结石引起胆管炎症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这些都可能是诱发胆管癌的原因。
黄疸为胆管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尿色深黄或呈茶色,大便变浅或为陶土色。胆管癌患者的腹痛可呈进食后上腹部轻度不适,或剑突下隐痛不适,或背部疼痛,或右上腹绞痛。此外,还可有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体重减轻、全身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贾户亮(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