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别从收藏事业、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慈善文化、红色文化等角度,以生动的实例,论证“改革开放与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关系。
8位专家、会员发表论文,分别为杨剑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上海文化的发展》、朱荫贵的《开放、继承与创新:近代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启示》、祝君波的《中华艺术品的市场生命力》、周笑梅的《改革开放与民俗文化发展之关系》、朱少伟的《改革开放与上海红色文化》、庄兆祥的《文化自信与品牌崛起》、司徒伟智的《纵观慈善文化的中断、复兴和发展》、冯绍霆的《戊戌变法与上海》。
专家会员认为,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令人震惊。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如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处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很快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成功。同时,也揭示出一个不应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古代儒道墨诸子百家之学,历经漫长岁月,浸润一代代炎黄子孙,使我们日用而不觉,得益而未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史册上,留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深深印记。
大家还指出,改革开放得益于优秀文化传承,又助推优秀文化传承。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文化传承领域百废俱兴,欣欣向荣,各种丰硕成果可观可喜。目前,各个领域都在着手推进研究普及传统文化的重点项目,标志着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工作正跃上新的历史高度。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文化传承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为文化复兴铺就了康庄大道。
周慕尧、陈正兴向论文作者颁发了纪念奖。会长杨益萍作总结讲话,肯定年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肯定会议充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