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国情下,对中小学生来说,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小学生拥有手机,我感觉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反对。”从教30多年,曾经有“班上55名学生37人考进了北大、清华”经历的著名教师王金战说。
王金战这种“极端”的观点得到了家长们的拥护。家长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很多家长是真真切切地见到了这种“毁灭”,才拒绝孩子与手机接触的。
老师和家长的担心都有道理。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近孩子的时候却发现,成年人的担心有些是过度的。
刚刚结束高中生活,现在在某大学中文系读大一的学生韩墨言说,她刚进大学校园时有一段时间上课不再使用笔记本,“改用手机拍”。韩墨言后来发现,用手机拍照记笔记与自己记笔记是完全不同的,“用笔记录的时候,你大脑是运作的,但是手机拍,脑子不用动,没有思考加工的过程”。
兜兜转转,孩子们自己找到了正确的路。
确实,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学习过程。如果不让孩子用手机接触那些海量的信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筛选?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