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手小手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介“捉刀”或成中国学生留学的一大硬伤
王烨捷
  过去两年来,经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罗易(化名)手上进行“校友面试”的、在上海的中国学生中,有一半以上都能明显看出中介操作的痕迹,“这直接导致中国学生在校方那里的口碑变差”。

  “中国的中介太会包装孩子了。”罗易说,中介对孩子的“包装”远远不是SAT成绩一项这么简单。中介早就摸准了那几所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常春藤高校的招生路子,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全都知道。

  在一家留学中介机构,一名SAT高分学生“包装”一下、不保证录取的费用接近10万元。但这种“包装”最终将会导致整个中国学生,甚至华人群体在名校那里“失信”。

  大多数美国藤校对中国学生、亚裔学生的看法是,“多数留学生功课不错,但一做起项目和演讲来就不行了,团队协作时的表现更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籍教师肖恩(化名)说,这个印象并不完全算冤枉了中国学生,“这些印象短时间内想改变很难”。

  留学市场中介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的确有很多“爬藤”学生(指想要进入常春藤高校学习的学生)可能真的“只有”SAT成绩。

  如今在上海,已经出现了一群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励志“爬藤”的妈妈。他们会让孩子在全英文的环境中学习,会请一个大学生家教“根据孩子喜好,随便教孩子些什么”,会在孩子喜欢研究人体骨骼构造的情况下网购一个“骷髅模型”回家,会让孩子尝试针对某个问题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

  展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中介的介入。“经过中介‘包装’进入名校的孩子,也未必都能顺利毕业,后面的事儿还多着呢。”罗易说。王烨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专版
   第06版:申城教育
   第07版:情理·专版
   第08版:缘分对接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名人生活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广告
让你家孩子吃得淡一点
育儿速读
中小学生上学该不该带手机
父爱如山
爸爸,抱一抱 爸爸,喝口水
中介“捉刀”或成中国学生留学的一大硬伤
家庭周刊大手小手09中介“捉刀”或成中国学生留学的一大硬伤 2018-12-19 2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