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健康讲堂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丁振斌:忠肝义胆,书写大爱
张逸
  丁振斌 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肝脏肿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以及肝移植。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读者朋友,你如果有肝脏肿瘤的问题想咨询丁振斌医生,请通过xmsq839@126.com留言。

  1

  丁振斌1981年出生在山青水秀的溧阳,吴越文化滋养了他。小时候,因为母亲长期失眠合并体弱多病,促使他萌生长大后从医的理想。

  1999年,丁振斌以优异的成绩如愿推开了南京医科大学的门,就好似学武少年进入少林寺藏经阁,入定研习,如饥似渴,只为习得一身的技艺。丁振斌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都是班长,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朝着理想的目标奋进。

  结束5年大学生活,面临人生的抉择,决定从此究竟过怎样的生活,有人选择回乡,有人选择从医,丁振斌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2004年,有二十多位学子报考中山医院樊嘉教授肝脏外科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樊嘉最终只招了两个,丁振斌是其中之一,他为有机会学习老师的精湛医术而深感荣幸。樊嘉告诉他,做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光有医德、医术还不够,还需要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丁振斌硕博连读的5年,白天一早查完房,看门诊,做手术,写病史,还要做分子细胞学的研究,探索肝癌复发转移的机理。他收心敛性,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一次次重复,有时候样本的量控制得不好,一天的功夫就全费了。寂寞时,挫败后,丁振斌记住樊嘉院士的叮嘱,敢于创造,甘于寂寞。回首5年研究生生活,丁振斌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这5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全身心扑在医学和科研上,临床工作激发起他科研兴趣,科学研究带动他临床发展,丁振斌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他也因此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等荣誉,成功地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2

  2009年,丁振斌拿到博士毕业证书,成为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医生。周俭教授的一句话让他明白了“外科医生的基本功还是在普外科。”就这样,丁振斌去了胆道外科、胰腺外科、胃肠外科,练习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功,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病情。许多年后,周俭问丁振斌:当年让你去普外科值不值得?回头看,丁振斌普外科的经历为他日后进行腔镜手术和肝移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主要是对肝肿瘤外科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丁振斌在樊嘉院士、周俭教授等名医的言传身教下,学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结束一年半在普外科锻炼后,丁振斌回到肝肿瘤外科,至今诊治的肝肿瘤病人超过3000人次。在樊嘉院士的指导下,他刻苦钻研业务,勇于进取创新,参与了全国首例纯机器人ALPPS分阶段肝切除术及世界首例肠、肝、肺机器人同期微创切除术。肝脏血供极为丰富,做腔镜手术,在螺丝壳做道场,必须小心翼翼,十分考验医者技能。丁振斌现在一年200多例肝肿瘤切除手术,腹腔镜手术占了近一半,从而在肝肿瘤微创治疗上开创了新局面。

  作为肝移植小组主力成员,丁振斌参与了300余例肝脏移植手术,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获取肝源200余次。常常是有了与移植匹配的肝源信息,即使是深夜也立即赶赴机场,有时下了飞机还要坐三四个小时的长途车,车在悬崖边行驶,个人安危被置之脑后。取到肝源后马不停蹄往回赶,他知道早半小时移植,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赶回中山医院,他又冲进手术室,进行移植手术。有时手术时已是晚上,做完手术天蒙蒙亮,他连家门都没来得及踏进一步,就又赶赴外地。

  丁振斌还参与了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成人——幼儿活体供肝移植手术及世界首例利用切除废弃肝脏移植手术。2018年他受邀到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参与陈肇隆院士团队活体肝脏移植,目前在成人及儿童活体肝脏移植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人手紧、任务重,和前辈、同事们一样,丁振斌从没有一句怨言。正是在这么辛苦的状况下,中山医院现已完成了2000余例肝移植手术,让原本生命无望的人重获生的机会。

  3

  “临床科研并举,政治业务双精”,汤钊猷院士提出的要求一直鞭策着丁振斌。在丁振斌看来,刀在病人身上划开,是病人相信你才选择你,因此没理由不用心对待病人。他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痛苦,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专业的解答让病人安心回家。

  在优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丁振斌开创性地研究了自噬在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并在国内外首次揭示了自噬与肝癌恶性表型及发生发展的关系。由于创新性和系统性研究,他4次获得汤钊猷-上海建行肝癌诊疗研究奖,并获得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医院团委任职期间,丁振斌带领肝肿瘤外科团支部三次成功连任了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他还主动承担科室住院医生、进修医生临床带教工作,负责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研究工作。由于医、教、研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2013年被授予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称号,2015 年又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再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4

  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闻名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丁振斌的工作既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不论多晚,只要病情需要,总是随叫随到。他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休息时间和得失。

  丁振斌的女儿2012年出生,父女俩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家长会学校亲子活动丁振斌忙于工作,几乎从没参加过。女儿6岁那年,同为医生的太太出差,关照丁振斌晚上陪女儿,没想到医院突然通知有手术,女儿让父亲把家里的灯全打开,然后快去医院抢救病人。看着女儿如此懂事,想到平时很少陪伴她,丁振斌心里满是歉意。

  可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丁振斌在病人需要他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忠肝义胆,书写了一个良医最美的大爱。记者 张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教育
   第06版:情理与法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因爱之名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小楼书香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居生活
   第16版:名人生活
丁振斌:忠肝义胆,书写大爱
慎用人体胎盘素
专家教你健康度夏
社区医院藏着拿手绝活
金山再建高水平医院
家庭周刊健康讲堂12丁振斌:忠肝义胆,书写大爱 2019-07-10 2 2019年07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