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因爱之名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爱情长跑
  1953年,王乃粒和刘泽滨相识于四川的蜀光中学,王乃粒读高三,刘泽滨还在读高一。王乃粒是学生会的学习委员,典型的“学霸”,刘泽滨是一名舞蹈队的队员,也是学生会的文艺委员,长得非常漂亮。他们在高中时期一同出演了一部话剧,刘泽滨主动为王乃粒化妆。看他在台上精彩的演出,台下的她被深深吸引,而热情如火、青春美丽的刘泽滨也被王乃粒牢牢记在心里。

  同年,王乃粒考进北京钢铁学院,临走前送了刘泽滨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里面夹了张纸条,“希望我们也能像钢铁一样,做个好朋友吧。”这算是王乃粒第一次对太太的表白。就这样,俩人开始长达8年的书信往来。

  2年后刘泽滨毕业了,考取了重庆大学,王乃粒结束北京的学业后继续赴国外深造。在他们的大学时光里,出众的形象引来众多爱慕者,但他们坚定的爱情阻挡了那些“爱的目光”。直到1961年,两人相聚于上海,终于喜结连理,成立了家庭。

  传统的家庭观念让他们的婚后生活很和谐,王乃粒主外,刘泽滨以家庭为主。王乃粒在德国的两年,刘泽滨在上海一边考高级工程师,一边抚养照顾两个孩子。正是太太的付出和支持,王乃粒在事业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他说:“一个男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我的‘军功章’里有一大半都是她的功劳。”

  王乃粒的性格比较文静,而刘泽滨是个性格火热的人,两人在相处中难免会有矛盾,王乃粒每次都选择谦让,遇到太太发小脾气时他都会笑笑不说话,不一会儿太太的脾气也就消了。他说这个方法百试百灵,再大的矛盾也过去了,事后两人心平气和静下心来沟通,什么事都能解决。

  “年轻时她是那么美丽有活力,现在看看她还是那么漂亮有魅力。”结婚58年,相爱了60余年,他们的爱情从年少走到老年,依然固若金汤不离不弃,“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另一半,对得起子女。”老一辈人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印在王乃粒的心里。

  在几年前的结婚纪念日上,王乃粒写下了一首诗,也是对他们爱情的一个总结: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学习尖子,文体健将;

  金童玉女,爱意萌生;

  离别数载,苦苦相思;

  相隔万里,心心相印;

  山盟海誓,爱情比肩;

  历经波折,方结良缘;

  数十年来,刻苦学习;

  勤奋工作,事业小成;

  三届人代,传为佳话;

  代表民意,尽责尽心;

  金婚已过,年逾八旬;

  同甘共苦,伉俪情深;

  家庭和睦,满堂儿孙;

  回首往事,不枉此生;

  愿我中华,早圆美梦;

  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教育
   第06版:情理与法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因爱之名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小楼书香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居生活
   第16版:名人生活
中青年夫妻离婚较冲动 调解劝和成功率高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爱情长跑
婚姻里没有输赢只有两败俱伤
家庭周刊因爱之名08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爱情长跑 2019-07-10 2 2019年07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