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解读《上海市青少年梦想现状调查报告》背后的“新闻”——~~~
专家解读《上海市青少年梦想现状调查报告》背后的“新闻”——~~~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解读《上海市青少年梦想现状调查报告》背后的“新闻”——
九成孩子有梦想要想实现缺自信
▼孩子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需要引导与支持   安心/CFP
  本报记者  王蔚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青少年梦想现状调查报告》(详见本报11月5日A3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围绕青少年梦想的特点、实现的可能性等问题,记者专访了主持这项调查的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和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听他们详解此次调查背后的种种“新闻”。

  多种因素影响梦想成真

  1 

  虽然此次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95%的被调查者都表示自己有梦想,但调查组专家同时又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梦想成真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困难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到梦想的实现。例如,调查组对照了今年我国台湾省的一组同类调查数据,在当地,有45%的青少年认为“梦想要有金钱援助”,36%的人认为“要有人陪伴”。而另一项由大陆与港澳台两岸四地合办的“梦想起航行动”的结果显示,四地青少年均认为,缺乏经济支持是实践梦想的最大障碍,超过三成的香港青少年更认为缺乏学历是达成梦想的其中一项主要障碍。 

  但是,在上海的本次调查中,经济因素并没有成为阻碍青少年梦想实现的重要原因。被调查的上海青少年认为,“未来的不确定性”(59.18%)、“自身没有做好准备”(33.04%)和“缺乏他人的引导”(26.09%),是他们实现梦想道路上的拦路虎。专家表示,这一结果也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一方面,当今社会复杂多变、机会与挑战并存,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青少年内心的梦想之火,另一方面,青少年是处于成长发展中的人,还是需要他人的指导和自我的锻炼。这也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帮助孩子保护他们的梦想之火,还要在孩子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实现梦想不能缺乏自信

  2

  在进一步分析阻碍青少年实现梦想的原因时,专家们还发现,女生选择“将来很难确定”的比例高出男生9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更会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担忧梦想的实现。而在年级方面,高中生在“将来很难确定”和“自己没做好准备”两个选项上要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说明对梦想的实现,高中生更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自己的准备状态。此外,在“缺少他人的引导”和“自己没有能力”方面,中学生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大学生,说明中学生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对自己还缺乏自信,需要他人的帮助。

  调查还发现,不同类型学校青少年在看待阻碍梦想实现的原因上,也存在着不同。在“将来很难确定”这一原因上,民工子女学校学生选择的比例要远远低于重点中学学生。可能是民工子女对未来的选择比较明确,而重点中学的学生的选择要更多一些,这导致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在“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这一原因上,职校学生选择的比例更高。在“缺少他人的引导”上,中学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大学生。在“自己没有能力”方面,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心,这可能和他们对自身的高要求有关。

  实现可能决定努力程度

  3 

  梦想的实现会遇到重重困难,需要青少年为之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对此,80.4%的青少年愿意为梦想付出较大(51%-75%)或最大(76-100%)的努力,而有3.9%的青少年不愿付出努力或较少付出努力。 

  华东师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张麒在解读调查结果时说,青少年认为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与其付出的努力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这说明青少年认为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越大,也就越愿意付出努力。在认为梦想不可能实现的青少年中,愿意付出不同程度努力的青少年的比例大致均等,但是随着梦想实现可能性的增大,愿意付出努力的比例越来越大,当认为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较大时,有86.7%的青少年愿意付出超出半数的努力,当认为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很大时,这一比例高达95.9%。

  过度关注自我有副作用

  4 

  本次调查发现,近95%的青少年的最大梦想都是和自我有关。对于这样的结果,调查组的专家还给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判。在与自我有关的梦想中,尤其以职业梦想(55.9%)最为突出,其次是学业梦想(20.4%)。在1982年时,由全国13所大中院校组成的青少年理想、兴趣和动机研究协作组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职业理想(包括学业)只占到15.4%,而在2000年的同类调查中却又发现,这一比例上升为94%(包括学业)。同样,今年“梦想起航行动”的调查结果是,六成七香港青少年的梦想是与事业有关。 

  专家说,尽管梦想和理想不尽相同,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职业和学业在当代青少年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关注自我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展示自己、更富有活力和个性,但是过多地关注自我而缺乏对关系的关注,很容易使青少年忽视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结,这会导致青少年内在的孤独、缺乏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因此,青少年工作者和家长需要引导青少年更多的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与这些方面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从中汲取情感的支持和前行的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综合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法治视窗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九成孩子有梦想要想实现缺自信
梦,让生命更美好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A22九成孩子有梦想要想实现缺自信 2011-11-14 2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