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合契与合拍
◆艾考
都说环境能育人,此言不差,意境优美的环境确能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品格。
虽说,大学非大楼也。但时至今日,好的校园环境能更好地陶冶人、净化心灵则谁也以为确然。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规划设计引进园林意象,中国园林本就是古代士大夫修炼品格、意趣,甚至寄托人生境界的外化物,将之引入大学校园当然精神合契,境界合拍。
当俊朗的楼遇上静逸的水,一定会端出一道好的校区规划与设计“大餐”;好的校区环境一定能很好地陶冶人、升华人生。
[规划,园林退景概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每每行至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门前,我都不由自主想起北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逋这句诗;站在校前区的小河边,遥遥地看着水那边的俊朗教学楼、巍峨的图书馆,蓝天下的水简直就是一面湛蓝湛蓝的镜子。
“嘉定校区的规划设计引入了中国古代园林意象、运用了退景的手法。”业内专家如是说。而设计师王文胜说:“校园根据建筑功能规划为组团式五大建筑片区,由一条南北向的公共轴、一条东西向的研发轴和一条贯穿学院的曲线绿轴共同支撑校园活动的骨架。”校前共享区内,以水体为灵魂,并利用地形地貌,营造优美典雅的、具有文化、园林氛围的交往场所空间;图书馆、研发中心和教学主楼三栋主体建筑遥相呼应,成为校园主轴线的对景。
[建筑,让环境培育人]
“嘉定校区建筑总面积数十万平方米,需要大手笔。”多位参与工作的设计师纷纷告诉我们,一次建成如此巨大的校区,功能性需求、人文关怀、绿色追求和意境营造当然一个都不能少,一气呵成并气韵生动。
让同时能容纳2万名学生上课的教学楼成为教学综合体,用“桥”和“连接体”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学生“转场”就不用日晒雨淋了;大窗、窄窗、长窗、巨型镜面窗都能见水,加上常常架空见绿,校园内的满目苍翠、弯弯的碧水自然被引入建筑群内,环境于是育人。
徜徉在长长而曲折的教学楼内,我们眼里一会儿楼梯橘黄、一会儿“田畦(庭院)”绿肥红瘦、一会儿涟漪鼓痕,它们都是或露天或室内的中庭景观,他们引入绿色、阳光,引出楼梯、天桥和平台,形成纵横有序、上下交错的公共空间体系。“这里用的也是园林意象中移步换景的手法,能够很好地消除久处室内的疲乏感。”业内人士说。
[校园,使人宁静致远]
漫步在空旷辽阔的校园,我们遥遥看着灰绿色外墙串起近10万平方米的教学楼群,远远看着同学们或匆匆或悠闲地“转场”,已经容纳一万数千人的校园,竟还如此安静且澹定,为何?
喜欢站在弯弯的水边看,远远地,高低错落的教学楼窗户也开得高低错落,原来设计师利用墙体的错位、玻璃的凹凸变化安排远近高低;看着看着,灰绿色为主调的墙中突然“跳”出土黄、灰白,间或高高拱出一扇大门;再看,清水混凝土外墙在玻璃与金属的衬托下尤为沉稳冷静,正应了“宁静方能致远”。
“这里是读书修身的好地方。”同学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