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股市,涨跌轮换。这里既有政策形势的影响,也有庄家刻意炒作的痕迹;有上市公司业绩题材的煽情,也有街头巷尾消息传说的蛊惑。正是因为股市有着涨跌无常的变化,才使得它处处充满神奇和诱惑,虽然股价大幅震荡的行情是惊心动魄的,但股价缺乏弹性的股票却是令人乏味的。因为有了下跌,才让虚席以待的股民有了买入进仓的机会,因为有了上涨才让满腹筹码的股民得到从容兑现的时间。所以,面对涨跌也许抱着一颗平常心更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炒股的快乐,而不是如同战场厮杀般的恐慌。
当股市在底部震荡或在上涨趋势中回调时,对短暂的下跌我们完全不必恐慌。巴菲特曾经说过:“我们欢迎市场股票的价格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够以便宜价格买入更多的股票。”下跌的过程是风险释放的过程,也是机会积聚的过程。当年中石油在香港市场跌至1元多仍无人问津,而巴菲特却看到它的价值所在,果断出手,大胆建仓,最后升值达7倍之多。其实,股票下跌对满仓杀入的股民来说,会造成市值不断缩水的“心痛”,而对轻仓或空仓的股民来说却提供了增加财富的“良机”。
当股市一路狂奔攀上高峰时,我们却需要保持一颗警惕之心。2007年股指义无反顾,连创新高,到达6124点时,人们的期望值也随之水涨船高,竟然有股指万点的大胆预测。然而就在人们贪婪的狂热中,股指涨势却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却是漫漫无际的下跌之路。可见风险是涨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在这里我们需要恐高的感觉。
由此看来,相比新股民的恐跌,也许我们更需要老股民的恐高。当股价高高在上,远离它的内在价值时,我们不能奢望它“飞得更高”,而应当理智地与它“GoodBye”。
眼下股市还在底部区域犹豫徘徊,因此对每一次的回调下跌都没必要感到过分恐慌,只要选股得当,总有龙飞凤舞的“钱景”。我们需要的是克服恐跌的心理,把每一次的下跌都看成是“逢低建仓”的良机,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我们只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胡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