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处理每艘船要登记
天气晴朗,可以更加真切地看见水质好转的苏州河泱泱涣涣流动的形状。我们从苏州河上的普陀区观光码头登船出发,向上游驶去。到达支流河新槎浦幸福码头,一艘500吨位的泥浆运输船停泊在岸边,而一根粗大的管道从岸上架起,里面的泥浆喷射出来到船上。执法检查人员要求作业人员出示相关证件,随后进行询问。不过,这是正常的泥浆处理作业。原来,这是一个泥浆运输的中转站,从地铁13号线、虹桥枢纽和一些较小的配套工程过来的泥浆,通过路运的槽罐车装载过来,然后用泵打到管道,接着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喷射装船了。这里的船再开往下一个中转站青浦赵屯。每一艘船都要登记,有单子,交接过程是防止泥浆中途流失。
偷排泥浆一般是在晚上
明的好查,暗的就难了。执法人员坦言:一般偷排泥浆都是在晚上,船在水上行,泥浆往外流,肉眼根本看不见。向苏州河排放施工泥浆最为野蛮和恶劣的是,架设管道把泥浆直接“喷”到河里。两年多前,上海市水务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在普陀区桃浦镇执法检查时,就发现某建设公司委托劳务公司在新槎浦河旁设置排污口,通过排放软管将东侧作业区域内的泥浆池与排污口相连,将施工泥浆排到新槎浦河内。造成严重的后果是,新槎浦河部分河道深度积淤,最严重处河床被抬高至距水面仅0.1米,100米外的凌家浜水闸竟然不能关闭了,闸门下不去了。最后的处理是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无独有偶,也是被排放泥浆所害,嘉定江桥小封浜节制闸同样发生过闸门不能关闭的情况。一根软管,设置排污口排放泥浆,比违章建筑简易方便多了,但河道受到的损害后果是严重的,区区10万元的罚款不足以震慑违法,违法的低成本和执法的高成本不匹配。
苏州河水渐清朗,可观赏还可以水上游,为了维护苏州河的治理成果,上海市水务行政执法总队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一项专项重点检查项目,将通过水上巡查的方式,对苏州河干流及其沿线支流(新槎浦)开展擅自设置排污口排放施工泥浆执法巡查,同时希望苏州河及支流沿线相关单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苏州河,需要有关各方包括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