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映】
何先生告诉记者,2006年5月,他在本市一家具商城看中一个小长桌,由江苏常熟一家红木家具厂生产,该厂专柜的展示牌上标明桌子的材质为“紫檀木”。何先生搬动桌子后对木质产生疑问,而服务员拍着胸脯说,桌子用材百分之百是“紫檀木”,并可在发票上注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何先生以5600元价格买下桌子。
去年年底,何先生发现这张“紫檀木”桌子有好几处接口出现裂缝及松动,他心生疑惑,请来多位懂行的朋友查验,不料他们都说这张桌子的用材不是紫檀木。何先生拿出发票,在家具商城及消保委的交涉下,今年1月份,红木家具厂派人上门查看,确认木材为缅甸酸枝木,与“紫檀木”的档次存在很大差距。至于“紫檀木”怎么成了“酸枝木”,厂家给出的答复让何先生哭笑不得,“可能在搬运过程中搞错了”。经协商,厂家同意给何先生更换“紫檀木”桌子,并给予一定补偿。
【记者手记】
近年来,受红木家具保值增值理念的影响,购买红木家具的人越来越多。而目前红木家具市场鱼龙混杂,部分厂商欺负消费者“不识货”,时常在材质方面造假:用材色相近的木材冒充红木;用低价红木冒充高价名贵红木……现在还有人临时租赁商店,打着即将关门大吉优惠大促销的幌子(见图)推销红木家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消保委提醒】
上海市消保委家具办的王伟斌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一定要签订正规的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标明家具的材质,以及违约责任。同时既要写上木材的商品名,还要写上树种名。以商品名为红酸枝的红木为例,由于产地不同,就有8个品种的树种名,其价格要相差好几倍。另外,消费者还要向厂家索取红木家具的《使用说明书》,这将为今后可能的维权,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报记者 钱绿明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