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2012年05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污水管防护桥不足一米宽每天车来人往
为抄近路 行人冒险“走钢丝”
蔡辰思 左妍
■污水管防护桥无护栏无路灯,每天车来人往让人捏把汗
蔡辰思摄
  S20外环线漕宝路入口到吴中路出口之间的河道上有一座与S20平行的污水管防护桥,宽不足一米,桥上没有栏杆也没有路灯。然而,每天都有不少人从这座桥上面走过,还有人骑电瓶车通行。“看着就让人双腿发软,真为他们的安全捏一把汗。”昨天,网友“yuw”通过上海滩微博向记者反映此事。

  桥架上“车水马龙”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现场一探究竟。只见一根粗长的污水管越过河道,将两侧的绿化带连接起来。污水管的外侧,就是网友所说的“防护桥”,实际上是形如桥状的水泥防护架,叫“桥架”更贴切些。桥架长约20米,宽不足一米,“桥面”最多容纳2个成年人并排行走,旁边既没有防护栏,也没有路灯。桥下便是河道,据附近居民反映,这里的水深约2米。

  环顾四周,记者并没有找到任何拒绝行人通过的警示标志,而河道两旁的绿化带草皮已被硬生生地踩出了好几条小径,直通桥架的上下坡,外围的铁丝网也已被扒出一道大口子。昨天下午,天下着蒙蒙细雨,道路湿滑,但桥架上的行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人骑着电瓶车全速驶过。看这样子,骑车人似乎已“操练”了很多遍,才掌握如此“娴熟”的技巧。

  行走多为“抄近路”

  记者看到,一对老年夫妇从绿化带的小径上走来。他们说,自己是七宝镇红明村的村民,因为村子就在河道边,要过河走这个桥架是最近、最方便的途径。两人并列走在桥架上,几乎是沿着边缘行走,面对外侧不时有车辆驶过的高速公路和桥下2米多深的河浜,两位老人异常“淡定”。不一会儿,又有几名孩童你追我赶地从桥架上面通过,这幅危险画面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村民告诉记者,平时走这个桥架的有不少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以及周边的居民们。如果不从这条“便道”通过,他们要沿着绿化带走近一公里路才能到大路上。为了节约时间、贪图方便,他们就会铤而走险走上桥架,一些顽皮的孩子甚至会走上污水管道,就像表演“杂技”一样。“刚开始像走钢丝,现在习惯了,感觉还可以再窄一点!”一位村民说。

  桥架不适合通行

  记者看到,桥架的一侧就是S20,车辆疾驶而过,路面微微颤动,而走在桥架上的行人丝毫没有担惊受怕。在桥架的一边竖有一块红色的牌子,上面写着“上海市信息管线有限公司”字样。昨晚,记者致电该公司咨询,工作人员称,这个桥架是保护污水管道并起承重作用的,仅供工作人员施工时通行,并不是让市民日常行走的,在上面骑自行车、电瓶车相当危险。

  “桥架上没有护栏,缺乏夜间照明,周边植物又很茂盛,万一有人失足坠河,后果不堪设想。”工作人员说,市民切莫贪图一时便利踏上桥架。

  实习生  蔡辰思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为抄近路 行人冒险“走钢丝”
是谁专挑周末用利器划车?
女子颈部受创命丧绿化带
脱缰马迎头撞上“四轮马”
中环高架原平路连发3起追尾事故
搅拌车变成“碰碰车”
轿车集卡“联手”惹祸
热线专递>>>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08为抄近路 行人冒险“走钢丝” 2012-05-14 2 2012年05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