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法治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婚男子刚偿还 7万元“情债”
昔日情人又索 40万元“借款”
韩根南 江跃中
  本报讯(通讯员  韩根南  记者  江跃中)已婚男许杰和未婚女田莉,原本均为本市一家合资企业的白领。由于双方发生感情纠葛,许杰自行调离公司并承诺补偿田莉7万元。田莉收款后,又以许杰欠其40万元债务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其归还借款及支付利息。今天上午,闸北区法院作出判决,对田莉的全部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办公室发生婚外情

  2006年9月3日,田莉和许杰成为同事。2010年10月,许杰和妻子产生矛盾。2011年1月,他与田莉开始关系暧昧,并在3月初发生两性关系。

  同年5月初,许杰收到田莉割腕的照片,觉得有些紧张,也很自责,故与田莉沟通,希望恢复正常关系。5月上旬,许杰找到田莉的母亲,请田莉的母亲一起做工作。7月初,许杰约田莉及其父母到自己父母家中协商此事,但未果。

  由于感情纠葛的事在公司里传得沸沸扬扬,无奈之下许杰决定另谋出路。

  双方签订补偿协议

  2011年8月底,田莉找到许杰就职的新公司,双方矛盾再次激化。其间,许杰和新单位同事因工作原因调换车辆使用,田莉把许杰的车辆开走后,许杰的同事不见了车辆,遂去报案。派出所民警到许杰同事所在的小区调取录像,发现是田莉开走的,就把田莉、许杰和许杰的同事传唤至派出所。

  许杰在派出所里写了一份承诺书,承诺3天内解决感情问题,并在承诺书下方写了“承诺人:许杰”,新公司负责人尹某则在承诺书担保人处签名。9月2日,许杰、田莉签订了补偿协议,由许杰补偿田莉7万元。9月9日,许杰履行了协议。

  “截头截尾”炮制借条?

  “40万元借款案”审理过程中,田莉出具了一份借据。田莉说,2010年10月国庆节前后,双方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许杰有家室,自己则是单身。2011年1月16日,许杰因做生意缺少资金,向自己借款40万元,承诺于2011年9月30日之前全部归还。借款到期后,许杰借故拖欠不还,自己催讨无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

  许杰认为,自己从未向对方借款,也不存在利息,当时在派出所里所立的承诺书内容是自己所写,承诺书的纸张当中正好有一段空档,对方就把上面的承诺内容、下面的担保人签名裁掉,就留下“承诺人:许杰”的落款,然后在上面添加了借款内容,下面添加了日期,故不同意对方的诉讼请求。

  原告诉请不予支持

  法院认为,从字据的形式要件来看,字据中只有被告所写的“承诺人:许杰”几个字。对原告而言,出借如此巨大的钱款,由原告自行书写借款及还款日期等内容,而只要求被告签名,既不能反映双方有借贷的合意,也不符常理。关于钱款的交付问题,根据原告母亲的陈述,其家中放置现金七八十万元,2010年11月底她在家中将现金40万元交付原告;而根据原告的陈述,她是2011年1月16日在家中将现金40万元交付被告。应当指出,原告的家庭并不十分富裕,既不做生意,也无其他应急需要,将七八十万元巨款长时间放置家中,明显不符常理;原、被告为彻底解决感情纠纷,曾于2011年9月2日签订《协议书》,若有借款40万元一事,双方理应一并做个了断,但该协议书对被告借款及还款事宜只字未提,显然不符情理。综上,原告所提供的证据既不能反映双方有借款的合意,也不能证明有钱款交付的事实,原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老板”征婚套走8名“痴情女”60万元
已婚男子刚偿还 7万元“情债” 昔日情人又索 40万元“借款”
广告
新民晚报法治新闻A09已婚男子刚偿还 7万元“情债”
昔日情人又索 40万元“借款”
2012-05-14 2 2012年05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