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山水画家黄晖是当今画坛的后起之秀。他传统功底扎实,又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接受全面严格的训练,最后有乐震文先生指引,找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追求传统笔墨的现代表现,取得不小成就。这些年来,又对扇画产生兴趣。
“商人比财力,文人比扇子。”黄晖常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扇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确如此。扇画是中国画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几百年来,由于文人画家的参与,把原本仅仅作为实用物件的扇子,演变成了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和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成为画家们施展才华的天地。黄晖所以会对扇画感兴趣,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当然,要画好扇面,并不容易。扇面形制不同,高低不平,材质多样,加上必须经得起就近观赏把玩。想画出令人赞美的作品,非得更加地精心设计、耐心经营、反复实践不可。这对画家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现在,黄晖以自己的努力,终于经受住了这个挑战。
黄晖的山水扇面,精细、淡雅、工写结合为主,同样追求传统笔墨的现代表现。画中的山水云树、皴擦点染,都借鉴了石涛、吴湖帆、张大千等古今名家的传统用笔设色,是传统用笔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光影效果和明暗处理手法,用来畅通气脉。他说:“山水扇面,要画得干净,不能太浓,太闷,太脏。否则,会产生闷热感,与‘扇子扇凉风’的效果不相协调。”所以,他的山水扇画中看不到火暴躁硬的“火气”,而给人以清虚天真、平和润泽的情感,感受到这种苍泽中的层次变化,山川郁勃中的生机和大自然生命的纯工灵光。
黄晖画山水扇面十分认真。一张画从勾稿、经营位置、安排人物、布景,再画墨稿、设色,每一步都反复酝酿、推敲,做到画面统一、耐看,他实事求是地说:“要求每张都画出精品,不太可能。我只要求努力把每张画画好。一旦果真画出满意的作品,那种欣喜若狂的成就感,就足以抵消一切艰辛了。”
且以他的一幅《苍壁流泉》(见图)山水扇画为例。这幅画,画来平和淡雅,天真静穆;有传统笔墨,也有现代元素。那潺潺泻出两峰之间的流泉,被虬松、草木环绕的茅屋,倚仗听泉的高士,以及“惊起一滩鸥鹭”的翔鸟,借助自然景物抒写意境,写来得心应手从而引发观众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用“笔墨灵动,意境幽远”来概括,应该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