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烟民而言,欧美国家绝对是块伤心地。这次赴多伦多大学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与几年前相比,如今他们的禁烟措施更为苛刻严厉。以前街头商场宾馆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自动售烟机,如今都没了踪影;而超市商店里绝对没烟可买,全部都得上专卖店去。专卖店仅寥寥几家且多设置在偏僻处,闹市街区根本没它的地盘。半个月以后亏得女儿的指点,我终于见着了烟草专卖店的门面:横幅店招竟然是白底黑字的,与外烟包装壳上的警示标志装饰成一个模样!心里暗暗叫苦:门面活脱脱像个殡仪馆,这生意还怎么做!
烟民不抽烟难受,而抽烟更是活受罪。室内禁烟,要抽烟都得到户外去,哪知道在户外也有讲究。那次在奥特莱特商场门口,一个清洗橱窗玻璃及人行道的保洁工朝我等烟民走来,用手指点着离街沿外约莫有把米的黄线,比划一番后众人明白了他的意思:仅在大门外是不行的,还得要站到屋檐外头去才行。只知道排队有一米线的规矩,人家抽烟也有离屋檐一米线的规定。众人瞅瞅头顶上辣乎乎的太阳,摇摇头纷纷掐掉了手中的烟卷……
其实当地烟民数量也不少,还有不少女性烟民,在多伦多金融大街,摩天高楼门厅外有一道奇特的风景:写字楼内的烟民都聚在这里吞云吐雾,乘坐上上下下的电梯只是为了享受一支烟。几十号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大雨天也不例外,从坐着的车内望去,透过雨帘可见他(她)们头顶上升腾着一大团浓烟雾……
最尴尬的是旁人对烟民的态度。刚来几天我总站在人行道拐角处抽烟,有人见状就绕开拐弯而行。本以为他是拐弯是去另一个方向,哪里知道在前一巷道口他又拐回来朝原先方向走去,我恍然大悟:人家这是在远离二手烟呀!顿时没了兴味怏怏地撂了烟蒂回家。
回到上海,又回到舒适地在室内抽烟的日子。只是一想到那段时光,点上烟就会不由自主地步到室外,相信我们这座城市成为烟民伤心地的日子也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