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急弯,又一个急弯,旅游大巴在险峻绵延的吕梁山公路上行驶。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车厢内40名老年游客的心都揪了起来。
司机稳稳地驾驶着,车子开得不紧不慢,翻过一道梁,又翻过一道梁,前方忽然出现一块高矗的石碑,刻着三个鲜红醒目的大字——血字碑!
导游站起来说:“你们看到这块血字碑的提示了吗?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多起车毁人亡的车祸,管理者在此立碑示警。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我们苏师傅车子开得很好,安全有保障的。”听了导游的话,我的心情才稍为放松了下。一小时后大巴开出山区,驶入路旁的服务区,停车让游客“方便”。
我随着人流缓缓下车,只见司机从自来水管旁提了一桶水过来,朝大巴前轮的轮轴上一倒,金属轮轴上顿时发出“吱吱”的响声,冒出一蓬蓬蒸汽。司机又提桶到自来水龙头旁,再放了一桶水,倒在另一边前轮的轮轴上,又是一阵“吱吱”的响声和一蓬蓬蒸汽。两只前轮各倒了三桶水,水倒上去轮轴不冒蒸汽了,司机才作罢。一位游客说:“山路下坡刹车用得多,轮轴温度升高,不倒水降温要出事情的!”
大巴驶上了高速公路,车子平稳地前行。我觉得这位仅30多岁的司机——苏师傅十分敬业:山间公路像“S”形盘旋起伏,他不声不响全神贯注地开车;车到景点,我们下车游览,他默默地坐在车上,帮我们看管车上的物品;晚上到宾馆,他打开行李仓,帮我们搬大大小小的拉杆箱,第二天早上又钻进行李仓,帮我们把凌乱塞上车的拉杆箱排放整齐。这一路上,满车的游客没有对他不满意的。
天好热啊!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凑些钱给苏师傅买些水果、冷饮呢?
想到这里,我走到车厢前,向导游要了话筒,对大家说了我的提议。一车厢老人都鼓掌赞成,后排一位退休女教师自告奋勇地说:“我来收钱,我们早就想感谢这位师傅了!”她把头上戴的帽子拿下来翻个身,一排一排按座位收钱,每个老人都笑呵呵地把零钱放进她的帽子。
我对苏师傅说:“钱不多,请你买点水果、冷饮解渴。”苏师傅无论如何不肯收。导游说:“苏师傅,你就收下吧,这是全车老人的一片心意,是对你工作的肯定。我做导游十几年,第一次碰到游客自发凑钱给司机买冷饮的事,这不仅是钱,更是大家的情意!”
停车休息时,苏师傅一再向大家道谢。许多老人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我们应该谢谢你,是你的优质服务,让我们一路平安,一路开心!”
我想:世界许多国家盛行“小费制度”,这“小费制度”其实也有道理的,有时候,小费真的是消费者对服务者优质服务的一种真诚感谢和褒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