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块参差不齐的木板箍成一只木桶,再用此木桶盛水,显而易见,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换句话说,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是影响木桶盛水量的决定因素,成了限制因子。如果要使木桶盛更多的水,并不是要将长的木板锯掉一些,而是要将短的木板适当加长。这就是“短板效应”。
比如,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由十大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也有点类似于一个木桶。因而中老年人的健身锻炼就不能太偏重于一种锻炼方法,宜采用几种健身锻炼方法进行综合的全身锻炼,使我们的各个系统的功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各系统的“每块木板”的长度都得到增长,增加“木桶”盛水的容量,全面增强个体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又如,营养最重要的是“完全”和“均衡”。人体细胞只有获得了它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才可能健康地生存,身体才不会生病。营养光全面还不行,还要均衡。人体需要59种营养素,就像一个木桶用59块板组成,如果少了一块,这只木桶是盛不了水的。如果有了59块板,但是其中一块只有一半长,那么这只木桶只能装半桶水,装不满一桶。这就是均衡的概念。给细胞提供营养也是如此,绝不能有一种营养没有或分量不足。
生命亦然。有人把生命比喻为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是由各块木板综合决定的。人必须关注综合因素才可以延年益寿。例如,老有保障、适量锻炼、勤劳好动、空气清新、家庭和睦、富有爱心、处世乐观、兴趣多多、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戒烟少酒、讲究卫生、定期健康检查、学习健康知识、积极防治疾病等等。当然,还要加上遗传基因好、社会关爱、政府扶助等因素。每个人所需要的以上各种“长寿木板”不可有一块短缺,在于所有木板的共同长度,这个原则是肯定的。任何一块“长寿木板”的缺失、毁坏,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短板,都可以影响健康,木桶中的生命之水就会流失,轻者使人疲劳和活力不足,重者降低免疫功能,容易引起多种疾病;一旦生命之水流失殆尽,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人活百岁不是梦。截至2010年8月1日,全国健在的百岁老人已达到43798人。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活不到百岁呢?甚至于有不少人英年早逝呢?这就是“短板效应”的缘故,“短板效应”就能解释人为什么活不到理论上的“天年”。人体包括脑在内有几个重要功能器官,比如心、肝、胃肠、肺、肾等内脏,在漫长的生命活动中,其中任何一个器官功能衰竭,都会成为“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的生命活动也将终止。专家认为,老年人平时一定要加强各个方面的养生保健,注意经常修缮生命木桶。可以认为,寿命,得靠自己去延长,要相信自身蕴藏的潜力,扬长避短,好好保养,这样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最后借用我的老师、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俞顺章教授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生命是美好的,要善待生命,注意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