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行李下楼 累
昨天,记者来到轨交龙阳路站。网友所说的电梯位于2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通道中。记者看到,自动扶梯高约6米,分别位于两边,中间有数十级台阶。可奇怪的是,明明有两部电梯,却通通开着上行,换乘的乘客到此只能“望梯兴叹”。
由于该站可以换乘磁浮列车至浦东国际机场,2号线另一头还通往虹桥国际机场和虹桥火车站,因此许多乘客都带着行李。记者观察了数十分钟,发现有四五成的乘客都有行李,其中不少体积还较大。面对台阶,乘客只得拎起旅行箱、蛇皮袋,一步一挪地往下走。
一名女孩实在拎不动沉重的箱子,在楼梯当中停下喘气。当记者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时,她表示:“拿着行李往下走太累了,有一条下行扶梯就好了。”
对此,许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一直都是这样,十分看不懂”。一网友称:“每天从那里经过,不知见过多少人带着大件行李在那里发愁,有时我也帮着抬一把,有的人甚至行李一路滚下楼梯摔了一地。”还有网友戏称,这是地铁给大家锻炼身体的机会。
找无障碍电梯 烦
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在对方的指引下找到了无障碍电梯。这里的电梯可供携大件行李乘客使用,然而尝试后发现,若要乘坐无障碍电梯,必须通过2号口出站,乘坐电梯后再从6号口进站。虽然工作人员称只要说明一下,再次进出站并不需要额外付费,但这种换乘方式不仅增添麻烦,从时间上来说也得多花数分钟。很多乘客、尤其是外地来沪人员因不了解站内设计,从而错过无障碍电梯。
在采访中,很多乘客表示不解:“为啥不将一部自动扶梯改变运行方向呢?如果考虑到高峰期上行客流较大的因素,那是否能在非高峰期错开运行?这样也有利于电梯的保养。”
对此,工作人员回复称:“就这么设计的。”而申通地铁的设备部门表示,由于设计时电梯底端到台阶的距离预留得太短,若下行运行怕会导致踩踏等伤害事故,因此暂不考虑将电梯设置成下行。
实习生 陈多多 刘啸旸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