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安全,曾经是十多年前市领导要求本报列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如今,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已经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只是对于吃的安全,百姓要求更高——
昔日“民以食为天”
如今“食以安为先”
陈杰
  【镜头回放】

  卖过期货遭市领导怒斥

  1995年7月15日上午近10时,时任副市长蒋以任等一行来到位于澳门路上的上海饮料城,与即将正式成立的上海市技监执法大队的30多位“质量法官”一起,抽查夏令饮料食品,在69号柜台,查到一听1984年到期的番茄酱;在50号柜台查到一瓶已发霉的枇杷;还发现过保质期长达9年的广东“鲜菰老抽”酱油和假冒的中华牌香烟。

  当时,蒋以任副市长气愤地指着这些过期变质或假冒伪劣商品,大声地追问:“你们的‘老板’呢?把他叫来,市技监部门要在大商城设点严格查处。”

  当来自浙江黄岩的年轻“老板”连声承认自己“错了、错了”以后,蒋以任对一旁的时任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说:“夏令商品质量与市民关系密切,也要作为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的主题之一。”他严肃地告诉女摊主要学一点卫生法,切莫视市民健康为儿戏。

  这段在抽查中发生的故事,登上了1995年7月15日《新民晚报》的头版头条。

  【现场探访】

  保安仍然记得陈年往事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澳门路,循着网络上找到的上海饮料城地址“澳门路326号”,却发现已经找不到这个门牌号码。试着打114查询,也被告知“没有登记”。澳门路上,300号顾正红纪念馆和330弄浅水湾恺悦名城是“邻居”,中间并没有326号。向周边居民打听,大多数人都回答“不清楚”。

  无意中,浅水湾恺悦名城一位保安的话解开了记者心中的谜团。“饮料城拆掉已经好多年了,当时这一带都是做食品生意的,非常热闹。”原来,这位保安是那一带的“老土地”,聊起往事来津津有味。他仍依稀记得,当年一些老板卖过期和伪劣食品,曾遭到市领导怒斥。

  【热线追踪】

  假冒伪劣成为关注主题

  日月如梭,“夏令热线”走过的20年间,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不胜枚举。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围绕着百姓餐桌的种种怪象,屡屡出现在“夏令热线”的“曝光台”上。

  2009年8月间,家住富民路197弄72号楼的吴老伯反映,买回家中给99岁老母亲吃的东区乔家栅八宝饭,经微波炉加热取出后发现,明明购买的是白色糯米八宝饭,竟然“变身”成黑色的血糯米,还散发着阵阵难闻的馊味。而且,外包装上的保质期还没过。

  2010年7月,家住虹口区的方小姐碰到了咄咄怪事:在家喝雪碧,打开罐头刚喝了第一口,就觉得有个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赶紧吐出来一看,发现居然是块塑料片!

  去年8月,“夏令热线”接到居民王先生投诉,中山南二路932弄龙山公寓内有人私自开设无证烤鸭加工窝点,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双峰路上生意颇好的“宫廷馋嘴鸭”,却是出自藏身居民小区的地下窝点。

  今年“夏令热线”开通至今,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电话却不少。一位先生反映,超市买回的牛奶没过保质期,喝的时候却发现变质了。他与厂商沟通,厂商说的保质期竟然和产品包装上的不一样。

  食品安全是“夏令热线”名副其实的“热点”。因为致病菌的繁殖与存放时间及存放环境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细菌繁殖将加速增加。虽然时代变迁,食物比十多年前更丰富了,但保质期问题和假冒伪劣依然是食品安全关注的主题。市民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保质期,注意保存条件,部分食品应及时进冰箱冷藏保存。一旦发现问题,应向有关部门举报。

  本报记者  陈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法治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醒来突见墙上红光,以为发生火灾……
昔日“民以食为天” 如今“食以安为先”
服务“升级”保市民用上称心电
今日投诉
15分钟赶到现场 20分钟解决问题
帮帮忙,阿拉没路走了
吓丝丝,弄勿好要闯祸
广告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9昔日“民以食为天”
如今“食以安为先”
2012-07-23 2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